您好,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

中东烈焰再起:以色列与伊朗为何走向公开战争?

发布日期:2025-06-17 08:38:47

凤凰华人资讯网|杨文田 特评

在世界目光逐渐从乌克兰战火转移之际,中东再次成为全球地缘政治的高压锅。以色列与伊朗,这对积怨深重的地区对手,于20256月爆发了自“影子战争”以来最直接、最猛烈的一轮军事冲突。自613日起,以色列军方在“雄狮行动”中,对伊朗境内多个核设施、情报单位与导弹基地展开连续空袭,引发伊朗的报复式导弹与无人机袭击,造成两国均有数十人死亡,局势骤然升级。不同于过去十余年通过代理人、网络战与情报暗杀展开的“隐形战”,这次冲突已明显滑向准战争状态,象征着中东安全格局的一次重大坍塌。

 

以色列与伊朗的冲突并非突如其来,而是蓄积已久的结果。从伊朗加速浓缩铀、重启阿拉克重水反应堆,到以色列连续暗杀伊朗核物理学家与情报高层,双方在核议题上已陷入零和博弈。2025年初,伊朗拒绝重返2015年伊核协议,声称美以“从未履行承诺”;以色列则公开表示“绝不允许伊朗获得核武”。6月初,伊朗官方宣布“成功完成铀金属组件制造试验”后,内塔尼亚胡政府将此视为“对以色列生存权的直接威胁”,随即调动空军与情报资源,准备实施斩首与精确打击行动。而613日起展开的多点空袭,显然已超越传统“威慑”范畴,转向“结构性摧毁”。

值得关注的是,以色列并未独立行动。在此轮军事行动前夕,美国国防部悄然将“艾森豪威尔号”航母群部署至阿拉伯海,空军加油机与预警机进入卡塔尔与巴林基地待命。美军虽未直接参战,但战术配合与战略默许迹象明显。而另一方面,伊朗在遭到攻击后迅速展开报复,不仅发射超过120枚导弹与数十架“见证者-236”自杀式无人机,还袭击了以色列北部的供电系统与特拉维夫机场通信网络。这些举措表明,伊朗并非简单“挨打还手”,而是在试图塑造一种对称威慑的新态势。

 

这场冲突的背后,远非两国对抗那样简单。事实上,当前危机的升级,是中东地区三股力量长期角力的结果:一是以色列坚持“安全不可谈判”立场,试图通过先发制人方式固化区域优势;二是伊朗意图打破“被围堵格局”,借核议题对外施压、对内凝聚政治合法性;三是美国在中东战略收缩背景下的“准代理干预模式”,一方面支持以色列,另一方面又不愿深度卷入地面战争。这三方的互动,催生出一种“不干预式支持”与“有限对抗”并存的地缘新常态。

最令人担忧的,仍是核设施的安全问题。以色列重点空袭了伊朗纳坦兹、福尔多、伊斯法罕等地的核基础设施,虽尚未造成放射性泄漏,但一旦发生“误炸”或伊朗报复性攻击以色列迪莫纳核反应堆,都可能引发难以挽回的灾难。同时,双方在红海沿岸的军事部署也正升温。以色列军舰已进入亚喀巴湾,伊朗则启动“霍尔木兹风暴”军演,对整个波斯湾油运通道形成实质性压力。这种从“边境互打”蔓延至“海域威慑”的演变,显示出局势正朝着更广泛、更多元的冲突形态发展。

 

国际社会的调停努力显得异常无力。联合国安理会虽紧急召开会议,却未能就停火呼吁达成一致。欧盟虽发表声明呼吁“克制”,但在实际制衡上几乎缺位。阿曼与卡塔尔等中立国家试图斡旋,伊朗虽回应“欢迎对话”,却同时强调“不会在遭攻击状态下进入谈判室”。而美国国内也出现微妙分歧,白宫主张通过有限打击逼迫伊朗让步,国会共和党派则鼓吹“全面摧毁伊朗核能力”。特朗普更在个人社交账号上声称:“这是一场必须赢的战争,和平从来不是伊朗想要的。”这些言论无疑为局势降温制造了更多困难。

 

中东其他国家亦因冲突升级而深感不安。沙特与阿联酋虽与伊朗宿怨已久,对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则持“私下支持、公开沉默”态度。约旦担心战火外溢影响其边境安全,黎巴嫩真主党则“保持高度战备”,但尚未全面介入,显示出代理人战争虽仍存在,却也正进行战略调整。而土耳其与埃及更倾向于呼吁政治解决,担忧战火蔓延至地中海与苏伊士通道。这种“分裂式地区反应”,正反映出中东秩序的深层断裂:既没有统一立场,也缺乏主导力量。

以伊冲突还带来了深远的全球影响。首先是能源市场剧烈动荡,布伦特原油价格已突破每桶120美元,欧洲天然气期货一度暴涨11%。伊朗威胁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加剧了全球通胀与供应链压力。其次是核扩散风险升高:若伊朗因军事打击而彻底退出核协议框架,或以色列进一步强化其实战核武部署,区域核军备竞赛恐被彻底引爆。第三是全球多边秩序的进一步撕裂,在俄乌战争尚未结束、台海局势敏感的当下,中东战线的开启将加剧国际体系的结构性焦虑。

 

以色列与伊朗的冲突,已不再是简单的国家间报复与反报复行为,而是在核议题、宗教认同、安全困境、外交孤立与全球战略再平衡等多层次交织下的全面碰撞。从长远来看,若缺乏真正的政治解决机制,仅靠军事打击只会不断升高冲突烈度,其破坏性不可估量。而伊朗若在“被围困感”中加快核武突破,也将使整个中东进入比以往更危险的临界状态。

 

和平从不是理所当然的产物,而是源于克制、智慧与协商的共同选择。当下局势最迫切的,不是某一方的胜利,而是所有参与者愿意放下“彻底摧毁对方”的执念,重新开启某种程度的外交对话。在核阴影与导弹交织的天空下,中东的未来,不该只是烟火与废墟。

来源:凤凰华人资讯

延伸阅读

 
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 版权所有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郑重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包括: 文字、图片、音视或视频,不代表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观点。
联系方式:usaphoenixnews@gmail.com     页面执行时间:15.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