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台北3月21日电(记者 郑羿菲)美俄达成俄乌战争停止攻击能源及基础设施30天,亚太政策研究协会理事长、政治大学国关中心兼任研究员刘复国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美国日前中断军援、情报共享,乌军已尝到现实的苦头,乌克兰会不得已而同意,欧洲国家基于人道也会同意这个方向,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但要达到全面停火还很不容易,欧洲国家会是关键变数。
刘复国说,不少人将乌克兰之于俄罗斯,比拟为台湾之于中国大陆,从夹在两大国之间的场景而言确实相似,乌克兰如今的局面,更加提醒台湾民众思考,不能像乌克兰一样单方面跟美国、欧洲合作,然后与强敌撕破脸,因为“小国”打到最后筹码越来越少,就变成大国谈判桌上的俎上鱼肉,等着被瓜分,台湾在战略上应该要非常灵活,不能单靠一边。
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18日进行1.5小时热线通话商讨俄乌战争停火,普京同意暂停攻击乌克兰能源与基础设施30天。克里姆林宫的声明中提到“关键条件”,是停止对乌克兰提供外国军事援助及情报共享。不过,特朗普受访时则说,援乌一事没有出现在讨论的内容里。白宫指出,双方也将针对包括黑海上的停火、全面性停火和长久和平,立即在中东展开技术性的谈判。
刘复国为英国赫尔大学(The University of Hull)政治学博士,曾任政治大学创新国际学院院长、国际关系研究中心美国与欧洲研究所所长,现为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专长包括亚太区域安全、“国家安全”、外交政策、美国东亚战略。
刘复国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俄乌战争十分复杂,牵涉相关利益当事方不少,包括俄罗斯、乌克兰、美国、欧洲国家等,但至少特朗普与普京通话有些基础共识,是一个好的开始。虽然目前媒体报导美俄对于军援一事看法不同,这也是可以理解的,要从战争走向和谈一定会是渐进式,包括现在看到的先不攻击能源与基础设施,再去谈黑海停火、全面停火和长久和平,不可能一步到位。
刘复国说,美俄达成的短期30天针对能源与基础设施停火,乌克兰不得已会同意,因为特朗普在白宫闹剧后,3日曾暂停乌克兰军援、情报共享一周,包括卫星图像,这让乌克兰攻入俄罗斯的库斯克(Kursk)地区军队的美制武器找不到目标,再加上俄罗斯大军包围,乌军只能溃败撤退,这个警讯让乌克兰知道,若不按照美国进度表走,后果只会更惨。
特朗普与普京谈出来的停火协商,欧洲国家会否同意?
刘复国认为,欧洲国家会因为人道因素,同意照着目前美俄所谈的第一步走,也就是能源及基础设施停火30天,但后续要走到黑海停火的具体内涵,乃至于全面停火,都还需要很细腻的谈判,现在的阶段算是各方在累积停火和谈的信任感,美国可能必须要与欧洲国家领袖密切协商,想办法说服欧洲国家不要反对美俄谈判出来的结果。
刘复国指出,美俄乌因为各种因素同意走上停火的大方向,现在变成是大西洋同盟关系非常关键的时刻,欧洲国家最不满的点是,俄罗斯过去3年占领了乌克兰土地,但从国际政治现实下,乌克兰要不回来又打不过,这也是为何特朗普会说乌克兰手上根本没有筹码,且欧洲国家在过去一段时间,都没有参与美俄谈判,因此要达到全面停火并不容易,还需要花很多时间磋商。
欧洲国家若不同意美俄谈判的结果,若最坏情况美国中断军援,欧洲国家能接替补上空缺?
刘复国表示,欧洲国家内部也在反思,若特朗普积极推动和谈,美国停止军援乌克兰,欧洲国家如何在最坏的情况下接住美国援助乌克兰的空缺,虽然一些欧洲国家的领袖愿意加码援助乌克兰继续打,但欧洲国家其实这3年来基本上都未大幅提升建设国防实力,现实面上若美国抽身,恐怕短时间内欧洲国家也难补上空缺。况且,毕竟俄乌战争也已打超过3年,欧洲国家领导人也面临非常大的民意反弹压力。以现实层面而言,也只能照特朗普的方向走。
乌克兰局势等同雅尔达2.0?
刘复国说,他比较不认同雅尔达2.0的说法,乌克兰局势是因为美国换了总统,有新的执政思维,特朗普因为急着要让俄乌战争停火,要求比较弱的一方配合,由美国出面与俄罗斯协商,但后续欧洲国家会否团结挑战特朗普?是一个变数,目前从欧洲国家的氛围观察,似乎并不是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