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杨文田 特评
近日北约秘书长马克·吕特在访美期间表示,北约与俄罗斯的关系可以“逐步”恢复正常,但前提是俄罗斯“答应停火”。这一表态引发了广泛关注,背后折射出欧洲对当前地缘政治格局的新思考。吕特的言论被外界解读为在俄乌冲突问题上顺应美国政府的立场。然而,这一表态也反映出欧洲在安全政策上可能正发生微妙转变。
近年来,欧洲国家在安全上对美国的高度依赖逐渐暴露出风险,尤其在俄乌冲突持续、美国国内政治环境动荡的背景下,欧洲对自身安全的焦虑加剧。分析人士指出,欧洲改善与俄罗斯的关系、减少对美国安全保护的过度依赖,正成为欧洲国家的一种战略考量。此外,能源问题也是推动欧洲重新审视与俄罗斯关系的重要因素。俄罗斯是欧洲重要的能源供应国,尽管冲突期间欧盟加大了对俄能源的制裁,但战后恢复能源合作的需求依然存在。随着冲突可能走向结束,欧洲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或将逐步回归正轨。
当地时间15日,有乌克兰媒体报道称,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已决定组建一个代表团,与“合作伙伴”展开和平谈判。尽管泽连斯基未明确“合作伙伴”指向谁,但由于该代表团的主要任务是推动和平谈判,外界普遍猜测谈判对象很可能是俄罗斯。更值得注意的是,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日前透露,普京曾告诉他,已与某位“神秘人物”通话。尽管普京并未透露这位“神秘人物”的身份,但考虑到近期的种种迹象,不排除俄乌双方正在私下接触,试图绕开美国和欧洲,直接展开停战谈判。
这一系列动态似乎在传递信号:俄乌双方正在寻找新的和平路径,而西方国家的影响力或许正在减弱。分析人士指出,俄乌冲突持续至今,乌克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西方的支持。然而,随着美国、欧洲对援乌的态度发生变化,基辅政权继续将国家命运交付于西方,可能会面临更大的风险。西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战略目标更倾向于维护自身利益。一旦美欧关系与俄罗斯缓和,乌克兰可能在地缘政治博弈中被边缘化。乌克兰境内丰富的油气和矿产资源也存在被西方国家攫取的风险。若这种情况发生,乌克兰或将面临“竹篮打水一场空”,最终只剩下“一根骨头”。
种种迹象显示,解决俄乌冲突的关键不在于美国或其他外部势力,而在于乌克兰自身是否能转变对这场冲突的认知。长期以来,泽连斯基政府对西方国家的支持抱有较大期待,认为西方的军事援助和外交支持是乌克兰获胜的关键。然而,现实情况却表明,乌克兰的安全和利益最终需要靠自身的独立决策和务实外交。专家指出,若泽连斯基能放弃对西方“无条件支持”的幻想,重新回归务实路线,俄乌之间的直接对话或将成为真正推动和平的有效路径。毕竟,俄乌两国同属斯拉夫民族,双方存在一定的历史、文化和经济联系。若两国直接展开谈判,找到解决冲突的共识并非不可能。
当前,俄乌冲突虽仍处于胶着状态,但国际社会已经嗅到和平信号的浮现。北约的态度、欧洲的战略调整以及乌克兰内部的变化,均表明局势正在朝着复杂而微妙的方向演变。在未来,俄乌冲突的解决或许不再取决于外部势力的干预,而更多依赖俄乌双方的直接对话。若这一趋势持续,西方国家构建的反俄联盟或将面临瓦解,全球地缘政治格局也将迎来新一轮重塑。面对这种变化,乌克兰如何在国际博弈中寻求更务实的利益保障,将成为决定其未来命运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