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文田
2025年全国两会刚刚落幕,会议为中国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坚定展示了改革开放的决心。无论是在经济、科技、民生,还是在外交领域,中国都在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基础。海外华人对祖国的进步深感鼓舞,因为他们看到了祖国日益强大的身影,看到中华民族在全球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伟大复兴绝非易事,它需要付出巨大代价,也面临无数挑战。尤其在国际环境日益复杂的今天,西方国家绝不会坐视中国崛起,甚至将不断设置障碍。因此,我们必须坚定信心,深化改革,坚持发展核心理念,奋勇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项宏伟的历史使命。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虽遭遇重重磨难,但始终以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执着追求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经过四十余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在经济、科技、军事、文化等多个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我们也必须清楚看到,随着中国崛起,部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迅猛发展感到不安,频繁采取措施试图遏制中国的崛起。近年来,美国及其盟友反复炒作“中国威胁论”,通过贸易战、科技封锁、地缘政治对抗等方式,力图削弱中国的发展势头。尤其在高科技领域,美国对中国实施严苛的芯片封锁,妄图阻碍中国在人工智能、半导体、新能源等领域的突破。同时,一些西方国家还不断干涉中国内政,尤其在台湾、香港、新疆、西藏等敏感问题上制造摩擦,妄图破坏中国的稳定。在这一复杂局面下,我们必须保持清醒,既要认清国际竞争的严峻性,又要增强信心,依靠自身力量化解外部风险。
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国深知“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至关重要。只有经济持续增长,科技不断创新,国家综合实力不断提升,才能在错综复杂的国际格局中立于不败之地。近年来,中国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着眼于科技创新和自主可控,提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以增强经济韧性。首先,中国加速推进科技自主创新。从“天宫”空间站的建成,到“祝融号”火星探测任务,再到国产大飞机C919的成功交付,中国的科技创新成果层出不穷。面对美国的技术封锁,中国企业加快了自主替代的步伐,华为的“麒麟芯片”便是中国自主创新的典范。未来,中国要继续加大科技投入,推动基础科学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做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其次,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潜力依旧强大。尽管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中国依然保持稳定增长,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此外,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内需市场巨大,持续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将为经济增长提供持久动力。
在今年两会期间,李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稳住外贸外资,推动服务业开放的综合试点示范,并有序推动互联网、文化等领域的开放。两会对深化改革开放进行了深入讨论,强调通过高水平开放和深化改革来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未来,我们必须坚持改革方向不动摇,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破解发展中的难题。无论是优化营商环境,支持民营经济和外资企业更好发展,还是提升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中国都在不断深化改革,确保国家发展的稳健和长远。
中国的快速发展不仅让国内人民受益,也使全球华人感到骄傲。此次两会的成功召开,让海外华人深刻感受到祖国的强盛,他们纷纷为祖国点赞。无论是美国、加拿大、欧洲,还是东南亚、非洲,各地华人都通过不同方式表达对祖国发展的支持。许多华侨华人企业家表示,中国市场潜力巨大,愿意积极参与中国的经济建设。许多留学生也表示,祖国的科技创新成就让他们振奋,他们期待学成归国,为祖国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是14亿中国人民的梦想,也是全球华人的共同期盼。在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文化自信、国际影响力等方面,中华民族正一步步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面对挑战,我们必须团结一心,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共同迎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到来。我们必须准备好迎接挑战、克服困难。尽管西方国家可能继续设障,我们要坚信“发展才是硬道理”,改革不能停滞,不能退步。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在全球变局中掌握主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让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