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

台湾罢免国民党立委案是否可以成功?

发布日期:2025-02-14 08:21:06
【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记者江恒台北报道】近期,台湾立法院朝野对立加剧,民进党及其支持者针对国民党立法院长韩国瑜及多名国民党立委发起罢免行动,试图通过公民投票将部分立委撤职。这场罢免风暴不仅反映了台湾社会对立法机构运作的不满,也成为朝野政党角力的新战场。那么,这些罢免案是否能够成功?目前的政治氛围、法律门槛以及民意走向都将成为关键因素。
 
自2024年台湾立法委员选举后,国民党和民众党联合掌控立法院过半席次,使民进党成为少数党。然而,在新会期开始后,立法院通过的几项法案,包括“国会改革法案”等,引发民进党的强烈反对,并在社会上掀起巨大争议。
 
在此背景下,部分民间团体和民进党支持者发起罢免行动,首当其冲的目标是立法院长韩国瑜以及多名国民党立委,例如徐巧芯、傅崐萁等。这些立委在立法院推动的法案被批评为“违背民主精神”,罢免方认为他们应对这些争议性立法负责。因此,自2024年6月起,台湾社会陆续出现罢免动员的声音,并有多个地方选区启动罢免联署。
 
根据《公职人员选举罢免法》,罢免立法委员需经过以下几个阶段:首先,罢免案须由原选区的选民提出,并获得当地总选民数1%的连署才能正式成案。其次,在连署阶段,罢免案成案后,需在规定时间内取得总选民数10%以上的连署,才能进入投票阶段。最后,在正式投票阶段,罢免案通过前两个阶段后,选务机构将安排投票,投票率须达选区总选民数的25%,且有效同意票须超过不同意票,才能成功罢免立委。
 
这些门槛使得立委罢免难度较高。以过去的经验来看,台湾立委罢免案成功的案例并不多。例如,2021年,国民党立委陈柏惟遭罢免成功,但同年民进党立委王浩宇及黄捷的罢免案则因投票率或支持票数不足而未能通过。
 
从当前的舆论来看,罢免行动的支持者主要集中在反对“国会改革法案”的群体中,包括部分民进党支持者、青年族群及部分中间选民。然而,国民党及其支持者则认为,罢免行动是民进党操弄政治、制造社会对立的手段。
 
根据最新的民调数据显示,对于是否支持罢免韩国瑜及其他国民党立委,台湾社会呈现出两极化趋势。部分民众认为国会改革有其必要性,不支持罢免行动,尤其是蓝营基本盘选民及部分倾向第三势力的选民可能不会积极参与罢免投票。此外,考虑到投票率门槛高,若支持罢免者无法有效动员选民参与,罢免案可能难以成功。
 
在罢免行动的背后,民进党与国民党都在进行政治动员。民进党希望借此凝聚支持者,并在未来选战中营造“反国民党”的氛围,而国民党则希望稳住立法院优势,并借此反击民进党的“政治操作”。
 
从过去的选举经验来看,罢免案往往需要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民进党在地方基层有较强的动员能力,但要让选民在没有选举的情况下走进投票所并达到25%的门槛,并非易事。若投票率不足,则罢免案自动失败。因此,罢免行动的关键在于投票动员能力,以及是否能在社会上形成足够大的民意压力。
 
综合来看,台湾针对国民党立委的罢免案虽然声势浩大,但成功与否仍面临诸多挑战。投票率是否能突破25%门槛是关键,若无法有效动员,罢免案可能因投票率不足而失败。此外,选区政治生态也是决定因素,部分选区的蓝营基本盘较为稳固,罢免成功的难度较高。同时,政党间的策略也将影响结果,国民党若能有效号召支持者“冷处理”罢免案,降低投票率,可能成为防堵罢免成功的关键。
 
目前来看,尽管罢免行动已展开,但仍需观察连署情况与选举动员的成效。如果支持罢免的势力无法跨越法律门槛或发动足够选民参与,罢免案成功的几率恐怕不高。但无论罢免案结果如何,此次行动已成为台湾政坛的一大风暴,也预示着未来蓝绿对抗将持续加剧。

 

来源:凤凰华人资讯

延伸阅读

 
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 版权所有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郑重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包括: 文字、图片、音视或视频,不代表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观点。
联系方式:usaphoenixnews@gmail.com     页面执行时间:78.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