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不管是在中国国内还是海外市场,老干妈的火爆程度让其他的任何辣酱品牌都难以望其项背,在中国长时间被誉为“国民食品”,在海外更是曾被消费者夸奖为“来自中国的仅次于造纸的发明”。近期,老干妈再次引起舆论关注,但其原因却不再是好评,反而是“老干妈销量暴跌”“老干妈被年轻人抛弃”等负面话题。
老干妈生产线。(图片来源:新华社资料图)
人们真的不再爱吃老干妈了吗?其实对很多经历过老干妈最辉煌时代的人来说,老干妈不仅仅是一个佐饭良品,更是成长中重要的味觉符号,代表着一段时期的美好回忆。尤其对很多“80后”“90后”来说,在读书时代,在挑灯夜读到精神困顿饥肠辘辘时,一碗泡面、一根火腿肠加上几勺老干妈,可能就是一顿足以抚慰人心的夜宵。
对海外华侨华人来说更是如此,一瓶小小的老干妈不仅意味着一顿美餐,还蕴含着熟悉的家乡味,能帮助缓解些许思乡情。就像老干妈的创始人陶华碧曾说过的一样:“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老干妈。”亚米网的诞生就足以诠释老干妈在海外华人心目中的地位,创办人周游当初在留学时就是因为苦于无处购买老干妈,切身体会到海外华人的需要,才在2013年创办了主营最具特色亚洲商品的亚米网。
不过跟很多已经功成名就的企业一样,老干妈也遇到了如何保持“基业常青”的瓶颈。这次引起舆论关注的原因就与之前一份来自老干妈老家贵州的榜单有关。在“2022贵州民营企业100强”的榜单中,老干妈罕见跌出十强。尽管在最新发布的“2023贵州民营企业100强”榜单中,老干妈重新杀回十强,但是对这个曾经不管在销量、社会讨论度还是出海程度上都是一骑绝尘的辣酱品牌来说,显然还有很多可以也需要改进的地方。
老干妈几十年如一日的口味是其稳步发展至今天的一大优势,陶华碧不融资、不上市、不贷款,拒绝浮夸的公关宣发的经营策略曾经也许适逢其时。但是时移势易,随着时代的变化,这种一味的、过分的求稳似乎也意味着固步自封,而且很多人越来越崇尚清淡健康的饮食。尽管老干妈也尝试改变,比如从去年11月开始的电商直播,但是因为准备不够充分,效果并不好,短短三个月后就草草收场。
尽管创新是老生常谈的话题,而对一个传统食品品牌,如何在已经拥挤的赛道上找出突破之路的确不易,但想要更上一层楼,这似乎是老干妈的一道必答题。当然,创新也绝不是盲目跟风,而是发挥自身优势,走出有自己特色的创新之路。
其实不只是老干妈,很多传统企业、百年老字号都面临着类似的局面。有成功破局的,比如稻香村推出高颜值点心,成功俘获年轻人的心;也有彻底沉沦的,比如前不久55个品牌被移除出中华老字号名录。作为一个1984年创立至今的品牌,老干妈能否度过这场“中年危机”,拭目以待。(张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