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12月1日电(记者 李子宁)西藏作为我国的五个自治区之一,其地理位置和社会情况有着鲜明的特点。1951年西藏实现和平解放,长期压迫西藏人民的农奴制被废除,西藏社会百废待兴。在党的领导下,历经七十年的发展,西藏经济社会面貌得到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说,七十年来,西藏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全方位的进步,西藏人民也与全国人民一道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及实践,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西藏工作实际,深刻揭示了西藏工作的内在规律,也反映了包括西藏人民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殷切期盼。11月10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实践及其历史性成就》白皮书,通过白皮书的方式向社会各界系统全面地阐明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实践和历史性成就。据笔者观察,白皮书由前言、正文和结束语三部分组成,总共一万八千字。其中,正文包括五个部分,分别是:一、新发展理念全面贯彻;二、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明显;三、民族宗教工作扎实推进;四、社会大局持续安定向好;五、生态安全屏障日益坚实;六、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加强。白皮书事实清楚、立场明确、文字有力,以中、英等语种发布,透过阅读瞭解白皮书的内容,即使未能亲身到西藏,也能够体会到西藏社会所取得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及西藏民众内心的自豪之情。笔者也总结了白皮书中几点较为值得关注的内容:
第一,经济领域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西藏过去十年,通过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以优化产业结构布局,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等手段,实现经济增速位居全国前列,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8年据全国首位的惊人成就,同时还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现象,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提供,共同富裕程度也显着提升。
第二,西藏文物、传统文化及宗教自由得到充分保护和发展。通过编制规划、专项检测、数字化建档等方式,从2013年起,10万余件各类文物及历史建筑群等都得到了更加科学的保护,藏医药也在专项资金的支持下实现创新发展,产业体系基本形成。而藏文的学习使用也得到了充分的保障,部分藏文古籍和非遗更是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此外,通过颁布实施《西藏自治区大型宗教活动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既维护了宗教领域的正常秩序,也充分保障了宗教信仰的自由。
第三,实现了社会稳定和生态安全的高水平发展。西藏作为边境地区,一直以来都面临着较为复杂的社会形势,西藏从教育、住房及医疗卫生等基本社会保障入手,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并以现代化的治理水平稳定了“民心”,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另外,作为中国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西藏也坚持生态保护第一,把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匹配,实现了人居环境状况持续改善、生态保育工作成效显现的巨大成就。
白皮书内容可以说是涵盖了西藏社会生活变迁的方方面面,生动形象地展现西藏在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实践下所取得的非凡成就,也再次证明了部分国家和团体对于中国的西藏政策的所谓“关切”站不住脚。长期以来,部分国家和团体都以西藏、新疆等民族地区的存在所谓“人权”、“宗教”问题等大作文章,无理指责中国甚至与分裂势力勾连,共同干涉中国的内政,颇有“贼喊捉贼”的意味,而中国也用西藏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有力回击了这些质疑声和无理指责,证明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尊重、保护“人权”,什么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
笔者认为,自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进入了变化最大的一个历史时期,可以说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是中国建设发展辉煌成就的一个典型缩影,也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世界屋脊创造的发展奇迹。相信西藏社会发展的成功实践经验,也能够为世界其他国家解决本国民族地区问题,建设更美好的世界贡献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