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
网站首页 >> 海内海外 >> 正文

夜读 |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纪念陈嘉庚先生逝世62周年

发布日期:2023-08-13 09:35:41

陈嘉庚先生1874年10月出生于福建同安县集美镇,是我国著名的爱国华侨领袖、教育家、华侨实业家,中国侨联第一届主席。他一生兴学,先后创办或资助了集美学村和厦门大学等百余所学校。他被毛泽东称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1961年8月12日,陈嘉庚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他仍然挂念着国家的前途命运。他曾两次口述遗嘱:集美学校一定要办下去;台湾必须归中国。

今天是陈嘉庚先生逝世62周年纪念日,今天,让我们一起怀念他。

奠基石下的寄望

厦门大学是陈嘉庚倾资创办并独立负担16年的大学,是中国第一所侨办大学。

闽南人有在奠基石下埋东西的习惯,当时那个年代通常埋银元,寄望子子孙孙银钱不缺。作为闽南人的陈嘉庚,在厦大的奠基石下埋了什么?

图片

厦门大学奠基石

是他筹办厦门大学的演讲词。

陈嘉庚在演讲中介绍了为什么创办厦门大学,他阐述了教育不兴则国遭淘汰的现实,既表达出内心的疼痛,也透露出藏于深层的那份焦虑。

1921年5月9日,厦大群贤楼群奠基开工。

为什么选在5月9日?当时的袁世凯政府于1915年5月9日承认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激起全国人民的反日运动。此后人们将5月9日确定为国耻纪念日。陈嘉庚将厦大奠基日选在5月9日的动因,应是以示厦大学子不忘国耻,发奋为国。

而在厦门大学的建筑中,这是唯一留下“陈嘉庚”三个字的地方。虽然学校是他建的,但是他从不在哪一个楼体建筑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只在这块奠基石上,留下“陈嘉庚奠基题”。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厦门大学建校100周年。贺信中指出,100年来,学校秉持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的立校志向,形成了“爱国、革命、自强、科学”的优良校风,打造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1940年,陈嘉庚率“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考察团”,赴滇缅公路慰劳南侨机工,并亲临前线慰问抗战将士,考察华侨捐款捐物的开支情况。

1940年3月25日,陈嘉庚抵达重庆。为拉拢这位“财神爷”,蒋介石动员了党、政、军200多个单位几千人到机场欢迎,并特批了8万元经费用于慰劳团在重庆期间的接待,包括举行一系列大小宴会。陈嘉庚对此非常反感,深感在艰苦抗战之际不该如此铺张浪费。

同年5月31日,陈嘉庚到达延安,展开8天访问。期间,陈嘉庚多次和华侨或闽南学生们交谈。一次,这些华侨学生跟他说陕甘宁边区实行政治民主,村长、乡长和县长都由老百姓自己选举。

陈嘉庚很是疑惑:“老百姓不识字的多,不会写候选人的名字,怎么选举呢?”学生们笑着解释说:“开选举大会时,候选人都背对群众坐在一张长桌子后面,每人身后放一个碗,候选人看不见老百姓谁选了谁。监选人按应选出的名额给每个选民发几粒豆子,选民把豆子放到自己所信任的人的碗里。最后,谁碗里的豆子多谁就当选。这就是无记名投票。”陈嘉庚听后哈哈大笑,风趣地称这是“豆子选举”。

访问期间,毛主席曾与陈嘉庚多次交流,每次都有很多南洋学生来参加。大家进屋后不敬礼便坐,谈笑风生,无拘无束。在延安,毛主席的勤俭朴素和共产党军队的官兵平等给了陈嘉庚深刻的印象,他愈发钦佩中共。

陈嘉庚回到南洋后,如实向侨胞报告了他在国内的见闻及观感,有力促进了海外华侨对中国共产党的了解和认同。

图片

陈嘉庚与毛泽东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抗战胜利后,陈嘉庚以南侨总会主席的名义,致电美国总统杜鲁门,要求美国政府“撤回驻华海陆空军及一切武器,不再援助蒋政府。”

该电经路透社、合众社公布,接着由新加坡《民主》周刊发表后,在国内外引起巨大的震动。

1949年5月,陈嘉庚应毛泽东的邀请,回国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当年9月,他以华侨首席代表身份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0月1日的开国大典,他作为受邀嘉宾,站在了天安门城楼上。

图片

1949年,陈嘉庚在新政协筹备会上讲话

此后,陈嘉庚举家回国,耄耋高年依然不忘为国家建设建言献策。

陈嘉庚一生克己节俭,不抽烟、不喝酒、不进餐馆,他的一件破棉背心从抗战时期穿到新中国成立后,一双皮鞋补过三次。

他节俭到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但他有着自己的执念:

“个人少费一文,即为吾家多储一文,亦即为吾国多储一文,积少成多,以之兴学。”

1961年3月,陈嘉庚病情加重,他自觉时日无多,便一再向身边人叮嘱“把集美学校办下去,把300万存款捐献给国家”。

……

时至今日,一众海外华侨华人仍以“嘉庚精神”为旗帜,捐资兴学之风蔚然,爱国报国之心不息。以他名字命名的“陈嘉庚星”、“嘉庚”号科考船、陈嘉庚科学奖等,也无不折射着世人对他的景仰和缅怀。

愿先生的风范长存,精神永续。


来源:中国侨联

延伸阅读

 
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 版权所有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郑重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包括: 文字、图片、音视或视频,不代表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观点。
联系方式:usaphoenixnews@gmail.com     页面执行时间:20.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