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
网站首页 >> 生活采风 >> 正文

見多識廣:《進化論》戰勝《天演論》

发布日期:2023-07-12 15:30:49

尹樹廣

赫胥黎的生物進化理論對中國近代思想啟蒙影響巨大。清末民初,「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法則深入人心,成為國人維新圖強的圭臬。百年前,嚴復翻譯了《天演論》,日本人則將其譯為《進化論》。

為什麼日本「進化論」的譯名戰勝了嚴復的「天演論」譯法?這是我的同事、記者徐全提出的疑問。原來,香港文匯報為鼓勵業務探討之風,每年都搞一次「優秀論文評選」,鼓勵青年編輯記者撰寫業務論文,獲獎論文不僅結集成冊,還能得一筆小小獎金,投稿踴躍。今年我是評委,一篇篇作品讓我受益匪淺,感觸良多。

徐全的論文題目是關於副刊專題報道的未來趨勢分析。他通過採訪實例,提出副刊報道應貼近中國社會熱點的論點。小徐學歷史出身,對中日近代關係史很有研究,今年寫過幾篇甲午戰爭文化反思方面的報道。

甲午戰爭專題採訪中,他向相關學者提出了不少角度新穎和尖銳的問題,如清日同時翻譯了許多西方詞彙,如中國翻譯的計學、群學和玄學,日本人翻譯為經濟學、社會學和形而上學,結果日本的譯法被中國人廣泛採用,中國的譯法反被國人遺忘,就連嚴復翻譯的「天演論」,也被日本人的「進化論」所取代。徐全借採訪發問:為什麼兩國譯文的差別如此之大?為什麼日本翻譯方法成功進入現代漢語?背後有何深層次原因?

今年是甲午戰爭一百二十周年,紀念的反思文章多集中於清日間政治制度和軍力對比等方面,都有道理。作為文化記者,徐全也在反思這一「民族之殤」,試圖通過專題採訪將甲午反思拉進人文歷史層面。他認為,正因為日本具有某種文化思想上的主動性,結果清朝在翻譯西文詞彙過程中的失敗,也為甲午戰爭的失敗、甚至更長的歷史埋下了某種伏筆。

人們一直喜歡將洋務運動與明治維新對比研究。許多人認為,洋務運動堅持「中學為體,西學為用」,而日本走「全盤西化」道路,結果日本不僅打贏了甲午戰爭,還打贏了十年後的日俄戰爭,這兩場勝利奠定了其在亞洲的霸主地位,一直維持到二戰結束。直至今日,安倍等許多日本右翼人士還在做「亞洲領導者」大夢,就是這種歷史情結在作怪。

翻譯是國際文化交流的橋樑。我一直認為,對包括外文翻譯在內的跨文化交流,要奉行「拿來主義」原則,採取開放包容精神,切不可有「天朝」情結,搞狹隘民族主義。所以,我想說,「進化論」戰勝「天演論」算不了什麼,這本身就是對「物競天擇」理論的最好佐證。

来源:文汇

延伸阅读

 
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 版权所有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郑重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包括: 文字、图片、音视或视频,不代表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观点。
联系方式:usaphoenixnews@gmail.com     页面执行时间:17.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