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电 (马壮 陈文韬)两岸职场文化和环境有什么异同?大陆年轻人“狼性”更足?三位台湾青年日前做客中国新闻网《青听·两岸》栏目,以亲身经历讲述他们对大陆职场的观察。
沈杰,北京一家律所的合伙人律师,自幼随父来大陆生活、读书和工作的他,在大陆已经21年。在他看来,随着大陆市场的扩张和开放,对律师的需求量大增,虽然竞争大,但大陆市场非常好、非常有发展前景。
同样看好大陆广阔机遇的,还有在北京一家金融公司担任投资总监的林宜贤。在大陆工作10年的他,从其行业数据分析观察到很多机会正在或已经慢慢转移到大陆。
而对从小有在大陆上学经历、目前在一家环保公司就业的丁翊凯来说,对大陆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大陆的某种强大吸引力让在台湾读完本科和硕士后的他,选择一毕业就“回到”大陆工作。
随着两岸融合发展的不断深入,像沈杰、林宜贤、丁翊凯等,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选择了大陆更大的发展天地。但在他们眼中,两岸职场的文化和环境也有着明显的不同。
在丁翊凯看来,像自己这一代年轻人,不管在台湾还是在大陆,更有责任感,更有契约精神。“但区别在于,在台湾的年轻人更多的是想要进入一些大厂,或是考到公务员,只要能够过得好,并不是特别地想要自己去创业。”
沈杰则将两岸职场人的明显不同归因于土壤的差异,“我们都会讲大陆年轻人的‘狼’性更足,我觉得是有的。”
在沈杰看来,相比台湾而言,改革开放后大陆经济迅速发展背景下,大陆的年轻人看定一个目标就会奋不顾身朝着目标前进。
林宜贤则从很多大陆年轻人,尤其是90 后、00 后的眼神中看到一种自信,“他们不会趋于满足小的市场,在创业过程中更想将自己做大。这样的自信,在台湾的年轻人或是创业者身上比较少会看到。”
同时,他也有一个强烈的感受,在大陆的职场环境里,做事情会更重视宏观的思考。而在台湾的职场里,可能会更重视细节的执行。这个差异在林宜贤看来是由于大陆的市场环境较大、商业环境迭代更快造成的。他解释说,从市场体量看,在台湾能拿到的项目是有限的、商机也是有限的,所以必须把每一项打磨得比较好才有竞争力。
而在丁翊凯的观察里,由于两岸彼此市场规模的不同,导致经营的策略也是不同的。他认为,大陆的创业者更注重市场份额的占有,而台湾的创业者更倾向以自己的兴趣爱好为主,并把所擅长的领域作为出发点,更注重口碑的树立。
“在大陆,很多人会选择是先做大,再做好;而在台湾,大家会想先做好,再去做大。这也可能跟大家所谓的‘狼性’和‘小确幸’有一点点关系。”丁翊凯说。
尽管在台青眼中,两岸职场环境有着诸多的不同,不过林宜贤也特别强调,两岸的职场文化或是职场的参与者可能在慢慢地趋同。“过去大家都说台湾的年轻人比较喜欢过‘小确幸’的生活,我其实看很多大陆的年轻人也在追求这样的生活。比如我们过去在台湾,下午可能会想喝个下午茶,现在大陆从南到北,各种类似的产物也比比皆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