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今天是2024-04-26
网站首页 >> 文化 >> 正文

绍兴非遗 “活”在城市生活中

发布日期:2023-01-09 11:18:07

在浙江绍兴这片大地上,文化一直滋润着人们的心灵,陶冶着人们的情操,照亮着人们的生活。绍兴文化博大精深,绚丽多彩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出独特的魅力。近年来,绍兴非遗在文旅融合的过程中,已搭建起美好生活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非遗已连接着人们的现代生活,“活”在群众的日常生活里,“活”在城市大街小巷中,成为文旅事业创新发展的强劲引擎,绽放出迷人光彩。

非遗门店 将非遗植入百姓美好生活中

新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文旅融合的推进中,奏响了“诗和远方”的乐章。绍兴非遗保护工作也因此提出了新挑战,创造了新机遇,开辟了新阵地。如何推进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实现绍兴非遗保护工作的高质量发展?自2020年开始,绍兴市谋划部署、全力推进“绍兴非遗形象门店”建设工作,其目的就是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让绍兴非遗形象门店承载文旅融合的新使命,展示绍兴非遗独特魅力,让绍兴非遗成为市民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21年6月,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出台实施《非遗形象门店管理规范》地方标准,规定了非遗门店的基本要求、类型以及创建原则、经营状况要求、门店环境要求、产品及服务管理要求、评定和复核等内容。这一地方标准的出台实施,较好提升了非遗形象门店建设的方向性、科学性和成效性。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决定,先在绍兴古城范围内开展试点,遴选出10家门店作为建设对象,涉及绍兴黄酒、花雕、酱制品、铜雕、绍兴菜、茶叶、中医药以及戏剧曲艺等50多个非遗项目。

位于迎恩门风情水街的“越红·绍兴非遗客厅”在夜色之中,在水袖盈盈一挥间,显得格外迷人。月上城墙头,灯光映小桥,市民纷纷来此观看非遗表演。这里的“迎恩书场”有嘈嘈切切的丝弦声,有莲花落、绍兴评话等曲艺轮番表演。这里的“非遗空间”,汇聚了非遗大咖的越绣、花雕、茶叶、盆景等作品的展览展销。越红传承者在“茶道美学”活动区,为人们演绎茶道。越红茶主要分布在会稽山脉一带,位于北纬30度黄金产茶带。1955年,“当代茶圣”吴觉农正式将产自绍兴的红茶定名为越红茶。市民、游客来此可品尝到“西施美人”“陶朱公”等系列越红新品。捧着一杯越红,静听一台好戏,人们徜徉在“越红·绍兴非遗客厅”,体验非遗给人们带来的舒适、充满诗意的生活。

“书圣故里”越酿工坊,墨香飘溢,酒香氤氲。这家非遗门店是绍兴市越酿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打造的黄酒体验窗口。越酿工坊既有传统风味的黄酒,也有创新研发的特色黄酒产品,还有酒酿系列饮品、酒酿馒头、酒酿发糕等特色小吃。这里成为黄酒酿造的展示地、黄酒旅游体验地和黄酒品鉴地,受到游客和居民的点赞。

古色古香的咸亨酒店是以鲁迅文化为主题酒店,是“乌干菜制作与烹饪技艺”和“绍兴菜烹饪技艺”两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保护基地。作为非遗门店,咸亨酒店“既是酒店,又是景点”。咸亨餐饮以绍兴菜为主体,融百家之长,风味独特、个性明显,是展示绍兴饮食文化、人文特色的重要窗口,是融名城、名士、名酒风情于一体的名店。“外地人必到,绍兴人常来”,咸亨已成为品味绍兴美食、体验鲁迅风情、名扬天下的非遗店。

位于府山西路的博萃特产礼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别具一格的非遗门店,是以开发经营绍兴地方特产名品为主的连锁企业。这里汇集各地特产、各种品牌产品,还将绍兴各地的特产组合销售,如黄公糕、诸暨香榧、崇仁炖鸭、大佛龙井、小京生玉米饼,此外还汇聚绍兴本土日用品品牌,这里已成为外地游客了解绍兴产业的窗口。

一座座非遗形象门店,是绍兴非遗新的展现方式,如一个个景点,如一幅幅江南美好画卷,是市民身边活着的文化。非遗门店辨识度和标识度强,已成为彰显文旅融合、承载“诗和远方”、服务美好生活的诗意文化空间。人们在此,有满满的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非遗门店将非遗植入百姓美好生活中,成为绍兴非遗服务美好生活的生动注脚。

绍兴非遗亮点多 打通公共服务“最后一米”

绍兴非遗数量多,品质高,分布在绍兴全市各地。目前,绍兴共拥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6项,浙江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86项,绍兴市级代表性项目261项,涵盖了非遗十大门类。绍兴有以越剧、绍剧为代表的传统戏剧,以绍兴莲花落、绍兴摊簧为代表的曲艺,有以西施传说、梁祝传说等为代表的民间文学,有以大禹祭典、舜王庙会、水乡社戏为代表的民俗,有以绍兴黄酒酿制技艺、石桥营造技艺为代表的传统技艺,等等,这些绍兴非遗资源的典型代表和标志性符号,与绍兴人民群众生活融合在一起。

绍兴目前拥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1名,浙江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09名,绍兴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65名。绍兴还申报或认定各类非遗传承基地、非遗景区或保护载体200多家。绍兴市非遗保护发展指数连续5年位居浙江前三。

绍兴正在“活化”“诗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使之不断与旅游商业融合,走出一条融合发展新路。为推动非遗的活化利用,绍兴不断推动非遗景区、景点、特色小镇和传统村落,与人们生活相融,推动“非遗+旅游”的新尝试。“绍兴有戏——非遗兴乡大巡游”活动,在全市各地同步举行,成为绍兴非遗展示的大平台。绍兴创新举办“绍兴非遗集市”,并策划培育“祝福·绍兴古城过大年”文旅IP,从鲁迅先生笔下的“绍兴祝福”转化为绍兴独有的过年习俗。绍兴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完美结合,促进乡村旅游发展,为乡村生活添色,为共同富裕助力,让非遗在当代呈现出更强大生命力,绽放出时代光彩。

今年11月中旬,绍兴举办了三天两晚的第八届非遗集市,融合了非遗推荐、展示展销、活动表演等多个场景,实现线下活动与线上直播相结合,成为展示非遗保护成果,激发古城消费活力的重要窗口。活动期间非遗集市线上线下观看人数创下新高,受到了市民游客的赞誉。

目前,绍兴非遗已呈现出一系列亮点:一批“绍兴非遗形象门店”亮相,实现“非遗+商业”融合;一批非遗旅游商品涌现,深化“非遗+旅游”融合发展,打造出优质非遗文旅IP;越韵+越艺绍兴更有戏,绍兴五大剧种,绍兴五大曲种传承人与项目保护单位共同唱响戏曲越韵,尽展绍兴国遗戏剧曲艺魅力。此外,绍兴非遗还走出跨界融合之新路,激活了一批鲜为年轻人所知的水龙会、狴犴龙舞、大头荷等非遗民俗,使之原汁原味地呈现在人们生活中。

在推进非遗活化实践中,绍兴市文广旅游局始终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见人见物见生活”“让非遗在文旅融合中焕发新时代活力”等融合思路,以之指导具体的融合实践与探索,并引领着人们的生活。如通过祭禹、舜王庙会的举办,引领城市文明风尚,陶冶人们的情操。“非遗研学游”“绍兴非遗客厅”“非遗兴乡大巡游”“南宋文化节”等品牌活动在省内外引起反响。“非遗+旅游”“非遗+城市”成为主旋律,不断激发非遗活力,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温馨和幸福。

绍兴非遗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宝藏,绍兴正进一步活化、利用、传承之,激活其生命力,使其成为打通公共服务最后一米新的文化服务方式。

构建非遗活的文态  让非遗成为文旅发展的新引擎

丰富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人民群众的集体记忆,体现着人民群众的聪明智慧,寄托着人民群众的审美追求,满足着人民群众的情感归属,在绍兴的精神家园中散发着迷人的芬芳。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绍兴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对非遗的传承、保护和活化利用再次提出了有新的要求。

绍兴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何俊杰说,中国式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更需要重塑文化的辉煌。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绍兴文脉传承不绝,生动地体现在百姓生活中,体现在生生不息生活的源泉里。而百姓生活中活的文化就是非遗。因此,绍兴非遗首先要再创历史辉煌。作为非遗大市,在新一轮发展中,绍兴要做好非遗大文章。非遗贴近百姓,它是传统文化转化创新活的载体。非遗以人为核心,我们要把非遗融入现代生活,使之成为打造温暖幸福、近悦远来的温馨之城、品质之城的抓手。

如何再创非遗历史新辉煌?何俊杰认为,首先要对非遗再认识,非遗要有场景展示、要有消费场景,要让人能感知、去消费、去体验、去享受。近年来,绍兴一直注重搭建好非遗展示平台,通过非遗集市、兴乡大巡游、非遗门店展示等传承方式,让非遗活起来、传下去,并都形成了完整体系。我们要敬重非遗传承人,爱护非遗,要形成更多的共识,对非遗传承人,要尊重一分,高看一眼,厚爱一分,形成像尊重科技人才一样的氛围和体制。这是绍兴应有的文化生态,也是应构建的活的文态。绍兴正处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到了以文化为生产力的重大发展机遇期。在长三角板块中,文化才是最能展示绍兴的独特发展新优势。

何俊杰说,绍兴应系统性、完整性、科学性挖掘好非遗,使绍兴非遗串成链、串成线、串成珠,成为绍兴活的文化生态。绍兴非遗还要不断进景点、进社区、进学校、进乡村。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途上,在全域旅游中、在文旅融合中、在乡村振兴中、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要有更大的作为。要开展推进非遗公益行动,让非遗研学游、非遗志愿者活动成为常态,要抓好非遗的各领域、多方位、全景式深度融合。要让非遗“活”起来,使非遗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跳”到生活和时间的节点上,彰显非遗的力量。要实现新时代非遗的活态传承,还要以打通公共服务最后一米新的文化服务方式,让非遗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助力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伴随人民美好生活,不断推动绍兴非遗活化、诗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非遗成为文旅发展的新引擎。

来源:新华网

延伸阅读

 
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 版权所有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郑重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包括: 文字、图片、音视或视频,不代表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观点。
联系方式:usaphoenixnews@gmail.com     页面执行时间:20.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