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
网站首页 >> 读书 >> 正文

红色经典在世界的传播

发布日期:2022-12-25 10:12:48

《青春之歌》1978年英文版

《林海雪原》1965年英文版


红色经典所以能够在海外获得广泛传播,其主要原因在于用大量的历史细节,真实、鲜活体现了时代精神风貌,因此获得了海外具有舆论领袖地位的文学批评期刊以及相关舆论精英的高度关注,并逐渐影响到普通读者。


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书写者!中国文学曾经成功地书写过中华民族站起来的时代,这个先行探索者,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涌现出的一批红色经典。这些红色经典,自出版以来便拥有了海内外广泛的读者群,特别是获得了海外学界、舆论传播界的高度关注,历久弥新。今天研究其在世界上获得广泛传播的原因,对于当代文学如何抒写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历程,具有非同寻常的启示意义。


精神力量是文学永恒生命


红色经典,通常以“三红一创,青山保林”为代表,即《红岩》《红日》《红旗谱》《青春之歌》《山乡巨变》《保卫延安》《林海雪原》,实际上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涌现出的一大批反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土地革命等时代巨变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中无不贯穿着一种昂扬的精神力量,展现的是中华儿女在时代浪潮中超越个体局限实践革命理想的精神历程。由于作者绝大部分是这些社会巨大变革的参与者、亲历者甚至是领导者,因此故事鲜活、细节真实。作品中洋溢着的蓬勃、高昂的理想主义精神,是这些红色经典历久弥新、并具有不朽的生命力的主要原因。


这批红色经典最初走向海外,外文出版社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外文出版社几乎与中文版同步,先后将这批红色经典逐一翻译成为各种外文版在海外发行。如1953年出版赵树理的《李家庄的变迁》(英文版,对外首发2万册),1954年出版丁玲的《太阳照在桑乾河上》(英文版,对外首发1.5万册),1955年周立波的《暴风骤雨》(英文版,对外首发1.8万册)和徐光耀的《平原烈火》(英文版,对外首发1.2万册),1958年出版杜鹏程的《保卫延安》(英文版,对外首发6000册),1961年出版吴强的《红日》(英文版,巴恩斯译,对外首发1万册)、梁斌的《红旗谱》(英文版,戴乃迭译,对外首发1万册),1962年曲波的《林海雪原》(英文版,沙博理译,对外首发2.5万册),1964年《青春之歌》(英文版,南英译,对外首发5.8万册)。苏联以及中东欧等国家也先后翻译出版了《暴风骤雨》《太阳照在桑乾河上》《小二黑结婚》等俄语版以及中东欧国家语种。由于这批红色经典极其鲜明的文学特色,因此在海外一面世,就获得了海外学界、媒体界以及相关领域的高度关注。如《林海雪原》英文版出版后,很快就有俄语版、阿拉伯语版、挪威语版、日语版、越南语版、希腊语版等10多个外语版本相继面世。其中日本出版社出版的日语版就有两个,一是1961年出版的冈本隆三的译本;另一个是著名翻译家饭冢朗1962年的译本,在日本145家图书馆都有收藏。《林海雪原》1962年的英文版,在全世界收藏图书馆达到75家;1965年外文出版社再版时增加到110家;1978年第三版为75家,三个版本合计达到271家图书馆。


《青春之歌》也有20多个外文版,除英语、日语外,还有阿尔巴尼亚语、德语、韩语、泰语、西班牙语等。外译最早的是日语版,由著名汉学家岛田政雄、 三好一翻译,1960年由至诚堂出版,比英文版早两年面世,到1965年已经印刷了12次,日文版累计发行了20万册,1977年日本青年出版社又再版了这一版本。1960年5月至7月,《青春之歌》电影在日本东京等地放映了36场,受到日本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的热烈追捧。


《青春之歌》的英文版影响最大,外文出版社1964年出版后,全世界收藏图书馆分别为50家,1978年再版时扩大到142家。从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英语国家,到欧洲的法国、德国、丹麦、瑞士、瑞典、荷兰、西班牙,再到中东的以色列,亚洲的新加坡、泰国、日本、韩国,还包括拉美的巴巴多斯、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等图书馆都有收藏。


随着这批红色经典外文版在海外的广泛传播,欧美主流学术界、媒体界对这些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文学作品给予了高度关注。英国伦敦大学的《中国季刊》,美国哈佛大学《亚洲研究学刊》、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大学《当代世界文学》(1977年之前刊名为《海外书览》)、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中国文学》、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现代中国》,澳大利亚的《中国研究》,荷兰莱顿大学的《通报》等欧美影响较大的主流学术期刊上,很快就出现了相关研究文章。根据JSTOR数据库的检索,在这些主流学术期刊上,今天能够检索的文学批评中,提及的作品就有贺敬之、丁毅的《白毛女》、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欧阳山的《三家巷》、梁斌的《红旗谱》、杨沫的《青春之歌》、杜鹏程的《延安保卫战》、吴强的《红日》、周立波的《暴风骤雨》、艾明之的《火种》、柳青《创业史》等等50多部文学作品。


欧美一批知名学者、专家纷纷发表相关研究文章或者书评,如美国汉学家毕晓普、雷金庆、葛浩文、邓腾克,法国汉学家巴狄,荷兰汉学家佛克马,澳大利亚汉学家杜博妮,德国汉学家卫德明等。在最有影响力《中国季刊》上,1963年专门集中刊发了三篇美国学者的研究文章,分别由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教授中国台湾学者夏济安、德国汉学家卫德明、美国学者白芝等撰写,专门研究《青春之歌》。不论从哪个角度,都共同认定《青春之歌》是一部充满了英雄主义激情的作品,“激情”是这部作品的核心。汉学家毕晓普在1964年的一篇书评中提到了《林海雪原》,认为该书融合了细致的悬疑、幽默、英雄事迹等等,对正反面人物的描写区分非常明显。澳大利亚《中国研究》杂志在1979年发表的一篇学术文章中,将《林海雪原》的杨子荣与《红岩》中的江姐、《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红旗谱》中的朱老忠一同作为共产主义理想的化身,表现中国共产党员为共产主义事业奉献一切的英雄形象是成功的。


在全世界最大的读者网站Goodreads上,今天仍然能够找到读者对于这批红色经典的评论。一个37岁的女图书管理员,2015年在Goodreads上发表读后感,认为《林海雪原》内容有趣、十分吸引人,并为书中的人物精神所感动,该书让美国读者对故事发生的中国时代背景有了一定的理解。弗吉尼亚大学的东亚研究中心主任罗福林教授今天仍然向该校研究生、本科生们推荐《林海雪原》一书,他认为《林海雪原》等红色经典是中国文学的代表,特别是对中国语言的运用通俗易懂。来自斯里兰卡、尼泊尔、巴基斯坦、加拿大和美国的13位读者对《青春之歌》给予了评分,有位读者认为该书“精彩地描写了在社会改造过程中的青春热情”;有位印度的读者在2010年的留言中甚至表达了感激之情:“《青春之歌》这本书让我进入了共产主义文学的世界。它将我带入文学的大门,因此在我心中有特殊的地位。这本书我至少读了5遍,我之所以阅读中国文学,都是因为受它的影响。”


可见,这批红色经典能够在海外获得广泛传播,主要原因在于用大量的历史细节,真实、鲜活体现了时代精神风貌,因此获得了海外具有舆论领袖地位的文学批评期刊以及相关舆论精英的高度关注,其影响范围逐步扩大、并逐渐影响到普通读者。从上个世纪50年代至今天,以这批红色经典为源头,在国内不断被改编成为舞剧、歌剧、京剧、连环画以及电影、电视剧,影视媒体的传播,再次增加了这些红色经典作品的感染力,并获得不同国家以及地区读者的共鸣。可见,红色经典展现的精神力量,正是支撑中华民族能够站起来的时代力量。精神力量才是文学活动的永恒生命力。


塑造中国文学的精神品格


红色经典描写了一大批朴厚、正直的劳动人民形象,一大批不畏艰险、勇于奋争、舍生取义和无私奉献的革命者形象,其中革命理想主义的精神是其普遍的特征。经历了战火硝烟的洗礼,在中华民族终于站起来的特定时代里,革命理想主义精神为中国人民的革命实践提供了精神动力,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它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任务。无数可敬可爱的先烈们展现的纯洁高尚、可歌可泣的献身精神,永远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价值,也正是在这一点上,“三红一创、青山保林”等一批红色经典在世界范围获得了广泛的传播。中国当代文学,要开阔胸襟,着力于抒写超越个体情感体验的普遍性的精神力量;要放眼天下,站在世界化的高度认识和理解中国的富强时代,彰显时代的世界性价值,才不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书写富强时代的精神,是红色经典给予今天中国文学最有价值的启发。


(作者为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中国文化走出去效果评估中心执行主任)

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延伸阅读

 
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 版权所有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郑重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包括: 文字、图片、音视或视频,不代表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观点。
联系方式:usaphoenixnews@gmail.com     页面执行时间:52.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