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已是多年前的旧事了。
那天下午,天气很热,我和刚刚升上小六的女儿在大厅里各踞一方。我坐在沙发上执卷而读,她坐在桌子旁边做功课。
我觉得口渴难耐,便喊道: “喂,倒杯冰水给我,好吗?”
她放下了手中的笔,二话不说地走进了厨房,少顷,捧了一大杯冰水出来。我接了过来,“骨碌骨碌”地喝了几大口后,把杯子搁在小几上,便又神游书中了。然而,读了两三行,却发现女儿犹如化石般站在原处,动也没动;我狐疑地抬眼看她,她毫不含糊地说道:
“妈妈,您老是教我们要有礼貌,大事要说谢谢,小事也得说谢谢;可是,现在,为什么我给您倒了水,您却连半句谢谢也不说?”
喝下去的水,明明是冷的,但却在体内变魔术也似地起了变化,将我全身烧得热烘烘的,连脸都被烙红了。啊,我只行言教而未行身教,被孩子当面一问,我为自己的双重标准深感汗颜。
对于外人的举手之劳,诸如,顺手开开门啦、代为接个电话啦,等等,我都不会忘记道谢,唯独对于自己的孩子,我却把一切视为理所当然的,“谢谢”两个字就好像“金子”一样,轻易不出口。
实际上,成人最易忽略的一环是:孩子也需要尊重。我们在潜意识里把自己看成是他们的“米饭班主”,老是以命令的口气吩咐他们跑东跑西,做这做那,且听听以下这些话:
“喂,去洗碗!”
“地板这么脏,也不会抹一抹!”
“帮我去买十个鸡蛋!”
“把旧报纸搬到门口去!”
“那间餐馆,电话号码是什么?”
“给壁钟换个电池!”
孩子乖乖地把碗碟洗得个干干净净、把地板抹得个清清洁洁、买了不多不少十个鸡蛋回来、把旧报纸捆得扎扎实实来来回回好几趟送到大门口去、准准确确地把电话号码查出来、让老旧的壁钟在换了电池后变得生机勃勃,然而,然而呀,有多少个父亲或母亲会主动向孩子真心实意地说声“谢谢”的?
“谢谢”这个词,实际上是生活的“润滑剂”,能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变得更美好、更融洽;它也是起居室里的“芳香剂”,能把生活调弄得香气氤氲。
除此之外,生活里还有另外一帖“润滑剂”,能化干戈为玉帛、能化戾气为祥和,这“润滑剂”的名字唤作:“对不起”。
许多“强权至上”的父母,就算冤枉了儿女,甚至冤打了儿女,也不肯、不会、不愿道歉,“对不起”三个字,像是镶嵌在喉咙里的钻石,不肯、不会也不愿吐出来。表面上不吭一声的儿女,似乎不把这事放在心上,实际上,它可能已在内心深处刮出了无可弥补的永久性伤痕。
孩子犯错,大家都会加以指责;实际上,父母在教育和教训孩子时,也时常有意或无意地犯错。
人非圣贤,谁能无过?倘若我们真的在无意间做错了,大大方方向孩子认错又何妨?
很多时候,诚心诚意地对孩子说声“对不起”,可以换来孩子更多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