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的柳州,正是一个风头正盛的工业重镇。湘桂、黔桂、焦柳线在此交汇,地理书曾写,柳州是一个重要的西南交通枢纽,柳州铁路局更是全国唯一一个不在省会的铁路局。
借助铁路,柳州工业迅速发展。现在一些退休的老工人说起上世纪8、90年代的柳州,都还是满满的骄傲:“那时的柳州真是应有尽有。什么都造,什么都赚钱!”
用的“两面针”牙膏、“千里光”香皂;抽的“甲天下”香烟,喝的“鱼峰”啤酒;床单是“灯花”。远至天津和东北,都有打着“正宗柳州纺织品”的广告牌;上海百货大楼里有整整一排糖果专柜,摆着柳州生产的桂圆软糖、果酱夹心糖等。
加上钢铁、机械等重工业,那时柳州一条街遍布着几十座工厂,宿舍就建在厂区旁边。
工厂有夜班,下班之后饥肠辘辘,大家就都相约去吃宵夜。柳州人嗜吃酸辣,一碗以骨头汤打底,再用酸笋、香辣椒和紫苏等煮出来的螺蛳,够鲜;酸笋闻起来很臭,但酸味吃来比普通的醋层次更丰富。再加上价格低廉,适合一边聊天一边嗦,“嗦螺蛳”无疑是最时兴的夜宵美食。
柳州人爱吃米粉,这是一种能快速饱腹的食物,故螺蛳摊上也常常经营米粉。到底谁做了第一碗螺蛳粉已不可考,但柳州人对螺蛳粉的最早记忆都在上世纪80年初,夜市煮螺摊上,有人要求在米粉里加入油水甚多的螺蛳汤一同食用,慢慢就形成了螺蛳粉的雏形。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各家摊主在汤头、螺蛳、骨头、辣椒、酸笋上进行研究改良,逐渐定型为“辣、酸、鲜、爽、烫”的口味。便宜饱腹又酸辣爽口的螺蛳粉,是最好不过的工人快餐。螺蛳粉摊开始遍布柳州,逐渐成为了柳州第一原创小吃。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市场经济开放,柳州许多工厂进行改制,再加上新工业区的规划,现在市内已经少有工厂。只有工厂住宅区、红砖楼和家里的老物件,还保留着旧时的模样。
螺蛳粉这种工业美食,也就此融入到了柳州人的生活里。许多老饕青睐的“正宗老店”,往往是在厂区附近或小区深巷里开了十数年的螺蛳粉店——食客多是附近的居民与口口相传的回头客,只有味道好才能经营下去。“正宗的螺蛳粉摊都是顺带卖煮螺的,去摊上随便你捞汤锅,看看里面有没有螺蛳。”
现在螺蛳粉已成为柳州第一原创小吃,许多店家又在这基础上又开发出了许多新吃法,比如螺蛳鸭脚煲、炒螺蛳粉、螺蛳洋芋粉等。
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播出后,迅速有柳州厂家开始批量生产螺蛳粉。还不错的稳定品质、方便易煮、便于运输存放、价格低廉,多少人不是因为一袋螺蛳粉而认识柳州的呢?
在2018民间美食地图里,光在淘宝上柳州螺蛳粉就卖出了2840万件,排名第一,真正成为了国民美食。
据出土化石显示,早在2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白莲洞人就开始捕捞螺类食用,而且在吃螺蛳的时候也将螺壳的尾部敲掉,这跟现在的柳州人一模一样!螺蛳,柳州人一嗦就是万年。
螺蛳粉的诞生源于偶然,现在回头看看,这似乎又是一种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