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笔款项是汇到云南楚雄的,当时远征军长官部驻扎在那里。”重庆民间收藏人汪先生(应采访对象要求)指着一张时间标记为1943年的旧票据向记者说,像这样与抗战有关的金融票据,他还有将近万张。
今年是全面抗战爆发77周年,在日本宣布投降纪念日的前夕,记者在重庆,这座曾经是中国抗战大后方中心的城市见到了这批珍贵的抗战金融票据。据收藏人介绍,这些票据主要以转账单据为主,开具单位为当时的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对象包括国共两党以及当时的部分行政机关,内容涉及军费、华侨捐款、大轰炸善后、保育等多个方面。
“这些票据主要都是从旧货市场上淘来的。”汪先生目前的身份是一家金融机构的高管,他口中的旧货市场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中兴路。十多年以前,汪先生开始在那里零星地发现有抗战金融票据在流传,“职业素养告诉我这些单据可能是抗战的珍稀物证。”此后,他便开始系统收集抗战期间的金融票据。
汪先生表示,这些票据所涉及的款项中,既包括当时汇给包括八路军在内各支抗日军队的军费,又有重庆大轰炸之后拨给运埋遇难者尸体委员会的经费,以及来自东南亚、南美等地的华侨抗日救国会所捐赠的明确注明用于长期抗战的多笔资金。“比如拨给国民党方先觉部那笔军费的时间,正是该部进行著名的‘衡阳保卫战’期间。”
记者在现场看到,票据中有一张存款单注明为抗战损失调查委员会存经费28170元,当天的日期是1946年5月3日。据公开资料显示,《开罗会议》后,中、美、英、苏等同盟国先后开始战时损失情况统计。其中,中国于1944年成立抗战损失调查委员会。在调查工作告一段落后,该委员会于1946年10月更名为赔偿委员会,工作重心转入向日本索赔。
“每一张票据都是一扇历史的窗口。”汪先生表示,有些票据上直接注明是儿童节卖花所得,全部捐给当时的“重庆军事委员会”用于抗战;有来自新加坡的汇款注明转交给八路军重庆办事处的董必武;在抗战已经胜利后的1945年8月20日,宋美龄还通过中国银行纽约分行捐出了51美元并注明保育专用。“这些票据真实地展现了那是一场全民族的抗战!”
据了解,近万张抗战时期珍贵金融票据同时出现的场面在国内并不多见。“由于是当时抗战大后方的中心城市,许多重要款项都要通过设在重庆的金融机构转账,因此这里留下了许多那段历史走过的印记。”(王龙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