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华侨现有约300万人,散居在全世界5大洲的60多个国家和地区。
海南人是什么时候开始移居海外的?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说始于西汉的,有说唐代就开始了,方志则记载了宋代有海南人被掳海外的史实,但有名有姓、有据可考的移民,出现在明代末年。
研究海南的海外移民史,谱牒是不可替换的实证性文献。
琼人何时移居海外?
有此一说:汉武帝于公元前110年在海南岛设立珠崖和儋耳二郡,归交趾部(今属越南)管辖之后,大量汉人迁琼的同时,也有岛民开始向交趾迁移。这只是一种合情合理的推断,缺乏直接和明确的文字作为实据。在《海南移民史志》中,作者王俞春也持这一观点,但委婉地说是“两汉”,为最早迁琼者二次移民“预留”了准备的时间。
有人认为,海南人最早的出洋时间,当从唐代开始,因为当时中国经济、文化发达,对世界全面开放,与各国交流活跃,周边国家多为“藩属国”。此说也很合理,只是也缺少实证性文字。
唐胄的正德《琼台志》则显示:海南人最早的海外移民出现在宋代,最先移居的国家是占城(今越南中南部)。其论据是,宋代乾道八年(1172年),有占城人开船到海南岛来做生意,买马后,趁机掠走一批海南人和财物。这些被掳的海南人应该就是最早的琼侨,不过,他们姓甚名谁,不得而知。
与文昌铺前镇隔着东寨港相望的海口市演丰镇,历史上也是琼人出洋的始发地之一。
10年前,王俞春在写作《海南移民史志》时,通过实地寻访和查考方志、族谱资料,得知明末崇祯十四年(1641年),毗邻东寨港的琼山演海儒林村(今海口演丰林市村)渔民陈道裨,独驾小舟,漂洋过海,抵达越南芽庄,并在那里定居。这一重要历史信息就来自当地的《陈氏族谱》。
陈道裨是第一位有名有姓、主动移民海外的海南人,不同于宋代那批“被动”赴番者。受其冒险闯海精神的影响,此后的清代康熙、雍正年间,演丰一带出洋蔚然成风。
王俞春认为,东寨港周边地区,包括文昌的铺前和海口的三江在内,明末不少人私自下南洋,主要原因有二:一是1605年琼北大地震之后,当地生存环境恶劣,老百姓为了生计不得不铤而走险;二是明政府日渐腐朽,对海路的监控趋于松懈。
四次移民高潮
“宗祖次子大杰,生道光癸未(三年,1823年)三月二十九日巳时,客洋卒。”
“大英长子振荣,生道光乙酉(五年,1825年)十一月十八日卯时,往番卒。”
“学清次子坚真,生道光丁未(二十七年,1847年)十月十五日未时,往番。”
海南《文氏族谱》“潮港派”、“六合派”、“坡仔派”35世、36世中,有多人“去番”,此后音讯全无,因此海南的族谱里只有他们的“生时”,而没有“忌日”。
周伟民、唐玲玲对记者说,在海南的族谱中,相同年段的移民记录还有很多,这些材料告诉后人:19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生的海南人,在五六十年代移民海外,构成海南第一个移民高潮。
“这些材料没有说明移民者为什么在19世纪中叶成批成批地移居海外,但有理由推测,这次移民高潮有其政治原因。”周伟民说,“那就是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海禁逐步解除,容许向海外移民;同时,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规定海口作为通商口岸之一。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出现谱牒里记载的移民高潮就不难理解了。”
在万宁《夏氏族谱》、文昌《吴氏族谱》和海口《陈氏族谱》中,周伟民、唐玲玲夫妇又发现了1880年以后大量移民海外的名单,于是联想到19世纪末,新马地区橡胶种植业蓬勃发展,加上马来半岛大量开采锡矿,对劳工的需求量极大,而当时中国社会外忧内患,民不聊生,海南岛的百姓,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就构成了19世纪末海南向海外的第二次移民高潮。
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海南谱牒里的移民又涌现了一个高潮,这应该与1927年开始的内战相关,而东南亚的橡胶业、锡矿业和英军扩建军港都需要大批劳工,促成了第三次的海南移民高潮。
30年代末期至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侵略者占领了海南岛,这又构成了海南族谱里所记载的第四次海外移民高潮。
周伟民说:“限于当时修谱的环境和条件,海南的谱牒不可能像档案材料那样,精准地统计到具体的移民数字。但数字是抽象和冰冷的,而族谱的移民材料却是活生生的,有具体的内容,涉及人口、职业、婚姻、家庭等丰富的历史信息。因此可以说,研究海南的海外移民史,谱牒是不可替换的实证性文献。”
以东南亚为第二个移民出发点,几百年来,又有不少海南人陆续向澳洲、欧洲和美洲迁移,以至于有了“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海南人”的说法。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海南人为什么如此钟意于移民?譬如,方志里就有琼山“民风尚徙”的记录。
都说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子女。那么,有什么样的祖先,就有什么样的后代。
历史上,如果不是出于无奈,主动选择蹈海南下的一个个渡琼始祖,他们的身体里一定流淌着冒险的血液,而倘若这些基因和传统可以遗传的话,他们的后代岂能安于不好的现状,而不选择二次、三次移民?
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