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今天是2024-04-20
网站首页 >> 军事 >> 正文

一群研究未来战争的年轻人

发布日期:2022-09-27 00:00:00

  阳光透过窗棂,洒在边缘泛旧的木地板上。

  刘逊韵至今忘不了第一次在电视里收看大阅兵时的激动与兴奋。

  一个个威严的方阵、一件件威武的武器装备整齐地经过天安门。那一天,刘逊韵第一次对军队、对战争,产生了懵懂的印象。

  战争,距离我们有多远?

  对于儿时的刘逊韵来说,那是一个遥远的概念。如今,他成为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这个问题的答案,变得近在咫尺。

  当刘逊韵敲下一行行代码,用虚拟世界的语言打造联结战场一线的信息化桥梁,未来战争的无限可能,就在他和战友手中。

  5年前,军事科学院经历调整改革,战争研究院某中心成立。5年来,一批批像刘逊韵一般的年轻人,从天南海北的高校攻读完博士学位,如汩汩的泉流汇集到这里。这批平均年龄不超过35岁、研究未来战争的年轻人,成为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的新生力量。

  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这群年轻人一如往常地奔忙于科研一线。对于马上就要开启的重大历史时刻,他们无比期待、壮志满怀。走近这群年轻人,探寻他们的青春轨迹,我们能读懂新一代军事科研工作者的视野与情怀、使命与担当。

  

  

  心中悬着一口气,高原紧张地注视着屏幕。

  天空中,无人机的“眼睛”扫视着起伏的山坡和错落的树木。飞行的每个点位、收集的每个信息,都沿着电波传递到研究员面前。

  高原是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副研究员。这次试验,是为了验证由他牵头负责的某研究项目。

  高原心中有些忐忑。距离上一次试验失利仅过了两天。他和同事们熬了两个通宵,寻找了五六个可能的问题,一次次重新调试设备,希望能尽快恢复试验。

  指挥调度室里,一线指挥员也在等待。

  只有2天时间,任务迫在眉睫,故障全然未知。焦头烂额之际,高原忍不住问自己:“是不是技术创新有问题?”有那么一瞬间,他甚至想过放弃。

  “最开始提出这个项目时,我们就受到不少质疑。该项技术的军事应用是团‘迷雾’,没有人知道能不能实现。”高原说,他们花了半年多的时间,在实验室研究论证,到一线部队采集数据、调试设备……

  “很多基层官兵都不理解我们要干什么。”如今走到了最后一步,高原知道,现在是证明给他们看的时候,绝对不能在这里停下!

  又一次,无人机稳稳地起飞升空。

  高原紧紧盯着电子屏幕上变换的图像和数据:上山、下山、绕过障碍……实现所有预期效果。终于成了!

  有人问高原:每天加班图什么?

  高原一愣,随即想起那个曾经遇到的年轻边防战士——十八九岁的年纪,脸颊黝黑泛红,背着那么重的装备,在冰雪覆盖的国境线上巡逻。

  “我只希望我的所学,能为他们减轻背负的重量。”他说。

  如何追逐科学技术的潮流,用自己的视野拓宽未来战场的维度,把自己的所学应用到作战一线,这是每位年轻研究人员孜孜不倦的追求。

  助理研究员刘逊韵还记得,在国防科技大学读大二时,教授《计算机原理》的老师为他们讲过建造第一台银河计算机的故事——没有编译器,没有显示屏,使用时要在纸上打孔,给繁多复杂的机器插线……

  那个难以想象的时代,距离这堂课仅相隔20多年。

  后来,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时,刘逊韵选择了新兴的人工智能专业。他希望进入这个全新的领域,找寻未来战争的各种可能。

  “我们必须有更智能的手段,帮助指挥员快速作出决策。”2019年底,中心成立新的研究项目,刘逊韵担任某方向负责人,牵头组织系统研发。

  那段时间,刘逊韵和同事们分散在天南海北。他们在各自的电脑上敲下了第一行代码。从此,这个为未来战场打造的全新智能“引擎”,开始勾勒出清晰的轮廓。

  

  

  雪山静谧,在夜色中描摹出弧线。繁星密布,缀成璀璨的银河。

  凌晨三四点,助理研究员杨伟龙刚刚完成一场冗长的研讨,和同事们一起走出办公楼。这一刻,他的心中满怀对未来的憧憬。

  军事科研,是一份没有终点的事业。杨伟龙忘不了守在祖国西陲、窝在和基层官兵同住的板房里,对着电脑埋头钻研的日夜。他享受在那片虚拟而广阔的天地中遨游的快意。

  “痛并快乐着。”这是许多年轻研究员对这份事业、这段青春的概括。

  时光一年年流淌,杨伟龙看着曾经的同学步入社会,每天谈论生活的压力与物质的追求,仿佛聆听着另外一个世界的故事。

  “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解释,我现在每天都是在‘自我实现’。”回首过去几年的跋涉,杨伟龙说,自己的每一个脚印,都盛满了“金钱换不来”的满足感与成就感。

  对这群年轻人来说,选择这份事业,就是选择把青春献给军队和祖国。

  那年春节假还没过完,助理研究员李晓东便从家乡出发,登上了远行的高铁。

  这是一次不寻常而又寻常的“逆行”。对李晓东来讲,出差是一年到头的常态。他早已习惯挥别家人,随着研发项目辗转天南海北。

  这次任务,他将牵头保障一次联合演练。李晓东至今记得,任务成功时,指挥大厅沸腾的景象。

  这一刻,李晓东和战友们的智慧和心血,变成了席卷战场的革命性力量;这一刻,联合作战、体系作战的一些设想,在先进的技术手段下变得切实可行。

  在离战场“最近”的指挥大厅,同属于一个研究团队的副研究员张晓东,忘不了亲眼见证“战争”的震撼——

  一架架飞机、无人机呼啸升空,部队闻令而动,密切协同……“那个场面,让人热血沸腾。”张晓东说。

  这或许就是张晓东从北京大学博士毕业后,选择从军的理由:“很多路未来都还有可能尝试。唯独部队,我只有一次机会,能体验这里的人生。”

  2015年,张晓东刚刚步入军事科研领域,便告别家人,奔赴遥远的海滨执行科研任务。白天,他和同事废寝忘食地同官兵一起研究打仗;深夜,年轻的研究员们坐在大巴里,沿着颠簸不平的山路返回住所。

  星辰散落在夜幕中,微弱的月光穿过车窗,打在这群年轻人的脸庞上。他们大都是刚刚从高校毕业的学子。此刻,有的人歪头休憩,有的人戴着耳机静静听歌。这辆安静潜行于黑夜的大巴,仿佛开辟出了另一个世界。

  张晓东侧过头,望着窗外恍惚而喧闹的城市灯火,“突然觉得自己正在干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

  

  

  入伍之后,张晓东养成了阅读军事书籍的习惯。在前人的足迹里,他不断汲取着基础理论的养分。

  “从当年的运动战,到今天的‘马赛克战’,究其本质,都是‘打一场让敌人看不懂的战争’。”张晓东说,“这就告诉我们,战争不只需要信息化、工程化的手段,还需要谋略和艺术。”

  只有理解了技术层次之上的问题,张晓东和战友才能给予指挥员最大限度施展指挥艺术的舞台,把战场的方方面面摆在指挥员眼前。

  张晓东喜欢看解放战争中毛泽东同志指挥作战的电文,短短几句话,就能显现出战略思维的本质。每封电报中,有诸多关于谋略和作战细节的内容值得咀嚼。

  2017年调整改革后,中心成立。张晓东有了一种“天地更广阔”的感受。中心的研究方向愈发趋近前沿,也更加注重提高自主研发的项目比重。

  刚从学校毕业时,助理研究员李晟泽还不太了解人工智能。来到这里后,每天面对着黑色的编程页面和闪动的白色字符,李晟泽一遍又一遍地改动,跑程序,再改动,再跑程序……循环往复,只为了弄清每行代码究竟会影响到哪一处。

  毕业3年后,助理研究员李红梅又捡起专业书本。团队技术转型,由总体验证跨越到自主研发,对研究员提出了全新挑战。

  李红梅买来一大堆专业书,将桌上和书柜堆得满满当当。有段时间居家办公,李红梅一口气看了好几本书,上了几十节公开课,“好像又找回了读博期间的研究状态”。

  “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李红梅最近很喜欢这首《孤勇者》。这首年轻人唱给自己、唱给未知远方的“战歌”,也是她赠给自己的寄语。

  时间的脚步,片刻不停。

  对于这群年轻人来说,专业的成长与人生的航迹总是相伴而行。李晟泽还记得,中学沉迷《舰船知识》《兵工科技》等军事杂志时,自己总在期待国产新型战舰的诞生。今天,国产新型战舰不断入列,人民海军迈向深蓝的步伐愈发壮阔。

  当年,在西安交通大学和李晟泽一起就读国防生的同学,有人登上了航母,有人遥控着卫星,有人成了特战队员,有人奔赴边防一线。

  此刻,李晟泽坐在军事科学院的实验室里,站在设计战争的源头,探索着他们所在的每个作战单元在未来战场上的能量。

  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这群研究未来、创造未来的年轻人,必将绘就一幅崭新的图卷。时代赋予的机遇和舞台,催他们快速磨砺成长,也让他们对明天充满期待。

  本报记者 杨悦 邵龙飞  通讯员 李桃 吴迪

【编辑:陈海峰】
来源:中新网

延伸阅读

 
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 版权所有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郑重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包括: 文字、图片、音视或视频,不代表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观点。
联系方式:usaphoenixnews@gmail.com     页面执行时间:64.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