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今天是2024-04-25
网站首页 >> 凤凰随笔 >> 正文

许扬:旧时文人喜逛「书肆」

发布日期:2022-09-24 00:00:00

文/许扬 

买书、读书、藏书,一直以来都是北京人的一大乐趣,北京每年都要举办春季和秋季书市。此时各家出版社将出版物汇集一处推销,大受购书者喜爱。尤其是书市举办期间人们不仅可以买到自己喜爱的图书,而且还有一些作者在现场签名售书,满足了许多「粉丝」的愿望。

老北京的大宅门与四合院最常见的对联就是「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过去不少富贵人家、书香门第还纷纷筑室藏书,均认为藏书既可以美其名,还可以像田、宅、财产一样传贻给子孙,所以自古逛书店、书市,购书读书藏书相习成风。

北京的书肆始于辽代,至明清民国时北京经营古旧书的书肆、书更加兴盛。彼时的书肆集中于前门内的棋盘街、广安门内的报国寺、慈仁寺和琉璃厂数处。这些书肆为吸引购书者,都将一些古旧书籍及期刊杂志在门前摆放,供来京参加科举考试的文人墨客、莘莘学子们浏览、挑选。一些小书商贩则寻庙会期间设摊于隆福寺、护国寺、白塔寺、城隍庙等,形成书市。由于当时的书肆、书摊众多,像琉璃厂、隆福寺等地,逐渐已形成古旧图书的文化街,成为文人经常光顾搜寻古旧书刊和补充短缺书籍之场所。

清乾隆年间,以大学士纪晓岚为首编纂四库全书的人员,出于考证典故的需要,也常到琉璃厂搜集古籍。据说纪晓岚买书「日费数十金」。有些学者在府宅不易见到,倒是常常出没于书肆。后来的李大钊、鲁迅、老舍、齐白石、刘半农等名人雅士,也是古旧书肆的常客。据《鲁迅日记》自述,在北京生活的十多年中,他到琉璃厂去过四百八十多次,总计购买三千多册所需书籍。

为数众多的学生每到课余和假日,都愿到古旧书店,一逛就是几个小时,有的是为买书,有的则只是立足翻阅、摘章寻句。那时尚无民众可去的图书馆,书店成为阅览读书之地。

旧时北京崇文门外东打磨厂的「老二酉堂」、「宝文堂」等书局,是有名的刊印经销古版书籍和印制普通百姓喜爱的《三字经》、《百家姓》及戏曲、鼓曲小曲唱本的场所,其出版的唱本驰名京城,深受平民百姓的青睐。

东打磨厂那时也是北京的一条文化街,这里的众多书局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并入琉璃厂的古旧书行业。

另外当年老北京的东安市场、西单商场也设有不少书店和书摊,逐渐与琉璃厂、隆福寺的书店成为老北京的四大淘书之地。

一九四九年后,第一家新华书店在北京王府井开业,开始时出售原东北书店和苏联出版的图书,那时最受欢迎的是《联共党史》以及赵树理等人的小说。

北京的书市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上世纪八十年代,书市最为盛行,每年的春秋时节都在地坛公园、劳动人民文化宫、首都体育馆等多次举办精品图书和特价图书书市,有几百家书店、出版社参加,书市已成为北京人淘书、买书、读书不可或缺的文化乐园。

来源:

延伸阅读

 
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 版权所有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郑重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包括: 文字、图片、音视或视频,不代表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观点。
联系方式:usaphoenixnews@gmail.com     页面执行时间:19.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