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今天是2024-04-26
网站首页 >> 侨史研究 >> 正文

民主革命家黄乃裳在台江

发布日期:2022-09-04 00:00:00

    黄乃裳(1849-1924),字绂丞,又字九美、慕华,福建省闽清县六都湖峰(今坂东乡湖头村)人,他在福州办事多数是住在后田新闽街71号闽清会馆。该馆建于清同治六年(1867年),总建筑面积1250平方米,砖木结构,有3层品字型的楼房3座,大厅后两侧为杂房、厨房等。坐东朝西,大门临街,青砖清水墙,石基础。中门朱漆,长方形石门框,横额“梅邑会馆”,两侧朱漆仪门,拱形石门框,额刻“护国”、“佑民”。进门一石板地坪,原建有木构戏台。坪两侧砖木结构楼房,土砖墙,玻璃窗,木地板。大堂悬山顶,斗拱云眉,明清建筑风格。堂前屏门花格,竖2根高4米青龙石柱,青龙盘旋翻腾,玲珑剔透,上有“飞丘黄公建”、“同治丁卯年”款识。该馆成为黄乃裳在福州活动的主要基地之一,也可以说是黄乃裳的第二故乡。黄乃裳是我国华侨史和近代史上的一位杰出的爱国者,民主革命家。他毕生竭尽全力为振兴中华,鞠躬尽瘁,奋斗终生,对国家、对社会、对家乡、对侨居地沙捞越诗巫(新福州),都做出了宝贵贡献。下面就他在南台一带活动事迹,特别是参与领导福州辛亥革命的事迹作个阐述。

(一)

    黄乃裳热心办教育。他曾经说:“中国的积弱由于民智不开,而开通民智有治本、治标二法:办学为治本之图,办报为治标之计”(陈遵统:《福建编年史》油印本第9集)。因此,他早年时(1874年),便与友人合作,在南台创办福音、培元两校后,又创设英华书院,这三书院的名称,都是他拟的,使福州出现了一批新型学校。他企图通过办教育来改造社会,来拯救中国。因此,只要有办学,他“无不竭力提倡而辅之。”(黄乃裳:<<绂丞七十自叙>>)。1896年,黄乃裳在福州仓前山创办有《福报》,它为福建近代第一张报纸,鼓吹变法维新,南台的茶亭、上杭街、霞浦等处都设有售报点。在《福报》中也宣传发展民族工商业,对台江工商业的发展也有影响。黄乃裳非常崇拜孙中山先生,1906年,他将国内形势,向在新加坡的孙中山先生报告,因此,他得到孙中山先生的器重,6月,孙中山先生召他到新加坡,加入了同盟会。此后,他按孙中山先生的主张,致力于鼓吹革命,为推翻腐败的清朝统治而努力工作。1908年,他从民间集资4万元,在闽清各乡办高、初小学34所,他利用教育阵地来培养革命人才,宣传革命道理和发展壮大革命组织。1910年,他担任福州基督教青年会会长,为青年会的建设献力。1911年2月,黄乃裳在福州主办《左海公道报》(半月刊),宣传革命,许多热血青年在他的革命宣传感召下,投身革命活动,据冯自由说:“黄花岗一役,闽死者二十余人,就中黄忠炳、卓秋元等皆其门下士也。”不久,黄乃裳亲自出任英华、福音、培元三书院教务长。他在书院里或在自己的家中,都积极向学生宣传孙中山先生的民主革命思想,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支持学生参加反清革命活动等,他还出面组织桥南体育会,为反清革命服务。由于黄乃裳的积极宣传革命,为辛亥福州起义的胜利,创造了许多有利的条件。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取得胜利,鼓舞了广大人民的革命信心,各省纷纷起义响应。对此,黄乃裳非常高兴,他和革命党人一起,积极筹划福州起义。11月5日,革命党人在南台江中的一艘夹板船上举行秘密会议,郑祖荫、黄乃裳、刘通、林斯琛、程拱震等就作为同盟会方面的代表出席会议与驻闽新军方面的孙道仁、许崇智、林肇民等人讨论福州起义具体事宜,如会议决定革命军总司令部设立在城内花巷,所有陆军第37、38、39、40各标,均归司令部统辖。许崇智担任起义前敌总指挥,起义成功后推举孙道仁为都督。会议制定了具体的起义计划。会上黄乃裳接受了组织学生炸弹队、维持治安、配合新军作战等任务。黄乃裳计划把炸弹队队员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负责维持治安,分派往梅坞、观音井、大桥头、中洲等处;另一部分是在报名的基础上经过严格挑选的队员,他们上火线协同新军作战。起义前夕,交代英华书院学生黄家成回福清招募士兵,参加起义,以壮声威。8日下午3时,桥南社总机关部就密传孙道仁作战部署的命令:旗界除东门城开放以外,从汤门以北环绕旗讯口、大王府、观巷、鳌峰坊等处,与旗界街接的各街巷地带,都分布进攻和截堵的部队,以于山一线为总攻阵地,许崇智为前敌总指挥,以于山观音阁大士殿为指挥部,本晚须紧密巡防,严守栅门,9时以后,无口令不得犯夜过栅。口令为“子女”两字。11月8日晚,黄乃裳以英华、培元、福音三书院教务长名义,在南台自己的家中组织了30余人的炸弹队,以李藩为队长,待命参加福州起义。

(二)

    1911年11月9日(农历九月十九日)拂晓,起义部队向驻在福州的清军发动进攻,于山炮兵首先开炮命中将军署,郑祖荫率领总机关部同志进驻城内津太路武备学堂,黄乃裳举彩制十八星红旗,由桥南机关部率体育会员百余人、南台商团团员百余人、学界30余人,合共300多人,进驻城内花巷总司令部,后即散开各要冲地点,积极配合部队作战。红十字会从南台开进城内双门前狮子楼下(今八一七北路救火会钟楼),担任医疗护理工作。这一天,敌我双方交战激烈,郑祖荫急电长门炮台统领陈恩涛派兵400名,长炮4尊,赶来福州助战;又派程拱宸、林步云趁轮驰赴马江船政局,将旧存枪械子弹,悉数运至总机关部,接济作战(潘守正《辛亥革命在福州》)。郑祖荫、黄乃裳等紧密配合起义部队多次打退了清军的反扑,并大创清军。下午3时许,清福州将军朴寿被黄乃裳组织的炸弹队中的一个年仅15岁的学生捉获。这时,清闽浙总督松寿见大势已去,于下午4时许吞金自杀。到夜间,镶黄旗协领兼任营务处定煊,在室内自缢死,正蓝旗参领兼捷胜营管带长志,投井被救后,数日在马江海潮寺出家为僧。次日,朴寿也被起义军毙于观音阁丹井旁边,残余的清军全部投降,辛亥福州起义取得了胜利。据黄乃裳自己的回忆,这次战役打死清军280余人,而起义军只阵亡17人。福州起义取得胜利,黄乃裳无限欢欣。后来,他在写给南洋的革命党人陈楚楠、张永福的信中说:“裳生平最得意之事,则自十九日(农历九月十九日)至今,为最踌躇满志之时,虽死无憾唉!”(黄乃裳《致陈楚楠、张永福函》,载《槟城新报》)。他曾写一副对联挂在家中:“专制已摧大伸素抱,共和待建何得安居”(福州市华侨历史学会编:《黄乃裳学术研论会论文集》,第87页)。此联除了表达他对推翻清政府的高兴心情外,也申述了他要继续参加共和国建设的决心。

(三)

    是年11月13日(九月二十三日),闽军政府正式成立,设址在前总督衙署,都督府内设参谋部、司令部、军务部、民政部、外交部、司法部、教育部、交通部、警务部。孙道仁为都督,黄乃裳为交通部长。闽军政府决定派兵北伐,黄乃裳支持最力。他和许逸夫、黄展云等人,以极大的革命热情做了大量的具体组织工作,他们从东街三牧坊高中生、福建师范学校优级班学生、师范学校本科生、格致学生、英华书院学生、开智学生、福建省立工艺传习所学生、警官学校学生,以及在学的陆军小学学生等招了400余人组成了福建北伐学生军。为了解决军饷问题,12月16日(十月二十六日),黄乃裳等在南台上杭路建宁会馆举行北伐军筹饷大会。他亲自在会上做了动员报告,会议设立了筹饷局,黄乃裳被推为局长。会议在黄乃裳等人的动员下,福建总商会总协理张赞庭、罗金城当场表示,总商会负责认捐16万元,与会诸人也纷纷解囊捐输,妇女代表纷纷脱下金银珠玉饰品,捐献给筹饷局(《福建文史资料》第六辑);福建学生北伐军有了一定的经费后,于12月20日(十一月初一日)奉命到福州东岳庙报到集合,并带铺盖到该处住宿、训练。这时,黄乃裳又筹集3万元经费及各种衣物等支持学生北伐军;12月22日(十一月初三日),由于黄乃裳等人的联络,新加坡福建同乡会又汇到捐款4万元,这样北伐饷需问题便基本解决了。12月23日(十一月初四日)下午,福建学生北伐军编成一大队,下设4个中队。次日,南京陆军部长黄兴委派吴挺(挺生)为福建北伐军总队长,吴挺来福州时,黄乃裳等亲自陪同他到东岳庙就职。1912年1月17日,通过挑选后的学生北伐军3百余人到马江登上“万象”号商轮,18日开往上海,支持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政权。随后,黄乃裳除了吁请海外华侨捐助之外,又以个人名义向南台10余家巨商筹款,“诸人以交谊不忍拒”(黄乃裳:《绂丞七十自叙》),又筹集到一批款,为缓解闽军政府经济困难做出了贡献。

(四)

    福州光复后,黄乃裳又为北伐军女生创办织工女校于福州东街。不久,又分设织工女校于南台大庙山钓龙台书院,校长为北伐学生军女生詹桢担任,该校后改名为闽南染织女校,并附设小学,为国家培养实用人才。对此,黄乃裳还请教育司拨给补助费。黄乃裳后来回忆此事时写道:“历年届考期,请省长署派员监考,辄获嘉奖,谓成绩甚优。斯校以实业灌输女界,关系于闽南甚巨。”黄乃裳为学生北伐军女生创办织工学校,具有巨大的开创性意义。黄乃裳还在南台中洲华侨招待所热情接待回乡的南洋华侨,筹集资金。他还经常在万侯街的闽清会馆讲学,宣传振兴中华的道理等。

    1912年4月20日,孙中山先生从沪赴粤,途中到福州考察,船舶在马尾,换坐“甲板”船到南台登岸,受到福州人民的热烈欢迎。孙中山在桥南公益社等处与郑祖荫、林斯琛、黄乃裳等福建同盟会骨干亲切交谈。孙中山先生说:“现在我们已‘恢复中华,建立民国’但这不过是革命事业的开始,要如何巩固民国基础,如何解决民生问题,都必须靠同志们加倍努力,才能达到革命的目的。”并提到黄花岗闽籍十九烈士成仁,是福建人民的光荣,希望闽人能完成烈士未竟之志等语(郑贞文:《孙中山先生来闽》)。孙中山先生还题词有“独立厅”、“戳力同心”等,还与同盟会骨干合影留念。孙中山先生尤其关怀黄花岗烈士遗族情况,垂询甚详,并寄语向他们的家属慰问。在约见烈士夫人王碧时,赠与五百银圆以示关怀。这次孙中山先生来闽,黄乃裳能再晤孙中山先生感到十分高兴,并在孙中山思想指导下,继续为民主革命事业操劳,为国为民做好事。1916年,黄乃裳为让青年会成员有个固定的活动会所和培养人才,便以基督教青年会会长的名义与许子安等同筹募资5万余元,于苍霞洲临江购买一块土地,作为青年会会址,并领取美国罗斯福总统所募赠的12万美元,进行筹建青年会会所。此事,黄乃裳在《绂承七十自叙》中回忆说:“是年春,有青年会购地址4万5千元之募捐。余以长青年会名义,拉许君子安同为开募,敦劝林君如山,捐银万二千元,罗君筱坡5千元,张君秋舫5千元,黄君占鳌3千元,张君少梅千五百元。得诸君鼎力倡襄盛举,不20日捐5万余元,喜逾初愿,因有巨款,则美总统罗斯福所募赠我福州青年会所之建筑费12万元,可与承领矣。乃购最适宜之地址于苍霞洲临江一大段。嗣建筑造竢,官绅学各界集于宏敝雅丽之堂宇楼阁,以礼落成之。”创建的青年会会所为四层红砖楼房,它的建成,在许多方面都发挥过积极作用。

    综上所说,黄乃裳住在闽清会馆,在台江一带活动,其主要有两大贡献:一是办教育,为国家培养一批建设和革命人才;二是积极筹备和参与领导辛亥福州起义,为福州光复立有功绩。黄乃裳深受人民的爱戴和敬仰。为了纪念他的爱国爱民的事迹,后人曾树立他的铜像于华美大厅里,供人瞻仰。另外把福州南台万侯街改名“乃裳路”。

【作者单位:福州市社科联(院);职称与职务:副研究员,原正处级调研员】 

来源:市华侨历史学会

延伸阅读

 
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 版权所有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郑重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包括: 文字、图片、音视或视频,不代表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观点。
联系方式:usaphoenixnews@gmail.com     页面执行时间:21.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