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今天是2024-04-24
网站首页 >> 生活采风 >> 正文

琴台客聚:牛與耕

发布日期:2021-12-17 00:00:00

吳羊璧

 牛年,談談牛,談談牛耕田。

 牛是甚麼時候開始為人耕田的?

 我們知道,神農氏(炎帝)與牛有密切關係。圖騰是複合性的,牛頭、鴩迭B鷙爪;或者蛇身人面,牛首虎鼻,等等。神農氏是古傳說中最早的族群之一,最早發展了農業。因此,我們很容易聯想到,牛首的圖騰,可能說明牛已經是那時農業中的重要力量,牛在那時已經為人們耕田。

 但是,這裡又有一個情況,在最早的古籍中,雖然已經有許多關於牛的記載,但是明確地寫下牛耕田的,卻只是在漢代以後。

 舉一個例子:《國語》。《國語》是中國最早的史書之一,分別記春秋時期周、魯、齊、晉、鄭、楚、吳、越八國的史事。在《齊語》(齊國歷史)中,記管仲來到齊國,很受齊桓公的器重。管仲建議把四民(土農工商)四個行業分開來,各就各的專業,世代相傳,這樣會更有成果。說到「農」的時候,管仲對農業活動很熟悉,說農民的專業是善於觀察四時季節的變化,及時做好鋤地深耕的工作,等待雨季來了,就可以種植。原文是:

 「……農群萃而州處,察其四時,權節其用,耒、耜、耞、芟;及寒,擊槁除田,以待時耕;及耕,深耕……,以待時雨;時雨既至,挾其槍、刈、耨、鎛,以旦暮從事於田野。脫衣就工,……盡其四肢之敏,以從事於田野。……其子弟之學不勞而能。」

 這裡,管仲列舉了農民四時的各種工作,強調農民是「旦暮從事於田野」,「盡其四肢之敏」,形容農民的工作是很辛勞的。但是沒有一句提到牛的作用,也沒有提到農民要及時牧牛。

 在《管子》一書中,也提到過牛。《乘馬第五》中,說天下的馬車、牛車,載重之量都要有個度量。(原文:「天下乘馬服牛,而任之輕重有制。」)這裡說利用牛載重運輸,沒有提到耕田。

 古籍《周禮》,記載周代理想的官制。在考工記部分,記載:工匠製作車轅的時候,牛車的轅,必須位置適當,在上坡的時候,不致「縊其牛」(勒住了牛頸)。可見在那時,牛是拉車的重要動力。

 《周禮.地官》中記,負責養牛的官職是「牛人」,「凡祭祀,供其享牛」。《周禮.天官》中記,「內饔」是掌管天子肉食的事,要辨別腥臊不可食的肉。如果牛夜裡鳴,那是有毛病了,肉會有臭味。「牛夜鳴,則庮」。可見當時的牛,主要用來作運輸以及祭祀、食用。這裡面都沒有提到牛耕田。《地官.司稼》,司稼管耕作的事,但也沒有提到牛。

 完全明確地提到牛耕田的,是《三國志.魏書.武帝紀》,曹操破袁紹之後,說照顧將士的後代:「將士絕無後者,求其親戚以後之,授土田,官給耕牛,置學師以教之。」

 《魏書》這一條記載,「官給耕牛」四字很重要,除了說明當時肯定已用牛耕田,還指出「官給」是一項重大的優待政策。可知那時農民是不容易有牛的,不容易養得起牛。

 奴隸社會的時候,看來主要是以牛為祭牲,為運輸動力。後來農業技術發展了,懂得深耕等等大量勞作,用牛來投入農業就很重要了,那大概是進入封建社會的階段。弄清楚牛耕田這個過程,可能顯示出生產力、生產關係在那個階段的發展情況。

来源:香港文匯報

延伸阅读

 
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 版权所有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郑重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包括: 文字、图片、音视或视频,不代表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观点。
联系方式:usaphoenixnews@gmail.com     页面执行时间:22.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