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今天是2024-04-20
网站首页 >> 海外生活 >> 正文

洋插队剑桥:见识文明下的势利、虚伪和冷漠

发布日期:2021-01-27 00:00:00

初闻此言,颇觉疑惑。虽说不上百思不得其解,却也琢磨再三,怎么可能?在一片“人家的月亮比自家的圆”的嚣声中,留洋好比上天堂,怎么能与当年的下乡插队扯在一块,相提并论,戏谑之言罢了!再说了,6月的北京已经“蒸”得像笼子,人人都跟吃了枪子似的,哪能跟这儿相比!落定希斯罗,一出机舱门,你就看人家的天,挂的是凝重的英国云;你再看人家的地,铺的是碧绿的英格兰草;大街上洋人嘴里“sorry”、“thanks”不绝于耳,谦谦君子风。天堂也不过如此吧?!

然而步入“天堂”的幻觉,随着挥别“兵站”,嘎然而止。真正有了“插队”的感觉,似乎也只在刹那间。

初到剑桥,头件事儿就是找个安身落脚地。我听说找到的房东也曾是个中国人,还开了一间小药店,不禁满心欢喜。当我在朋友的引导下,背扛行囊,迈进房东家门槛,一心想着“两眼泪汪汪”地见“老乡”时,房东却一脸正色地给我上了第一课:英国是个法制国家,凡事讲法律。入住前必须先交押金,付房租,否则只能睡大街。此外,平时走路要轻,说话要轻,更不得三天两头招人来,否则,会影响她挣英国钱的。天哪,除了她的满口京腔和换不掉的黑发黑眼黄皮肤,我已看不出她还像个故乡人!莫非是我进错了庙门走错了路?从此后,每日出入高抬腿来轻落步,讲起话来大气不出细语轻诉,宛如小偷摸进了屋。度日如年地苦熬几周,眼看着每况愈下,只得收拾行装,另谋“生路”。

好歹折腾着搬了住处,换了个洋房东。住定之后,便琢磨着如何能让洋人从自己身上体会到我泱泱华夏民族的诸如“尊老爱幼、勤劳勇敢”之美德。恰好,隔壁有位洋太太,七十好几了,还害了“橡皮腿”,要拄上好几根拐棍方能蹒跚走路,十天半个月也不见有亲戚朋友来看看她,怪可怜的。于是自己便主动上前搭讪,时常帮老太太开关个储藏室的门,倒个垃圾,拣个东西什么的。老太太倒是特有气质,每次说那特有风度的“thanks”时,都不带正眼看我的。当然,作为回报,她也给我讲了不少英国的洋法律,诸如什么样的垃圾该扔在什么样的垃圾桶里,什么样的玻璃瓶该扔在什么地方等等,不可违规。否则“垃圾人”不给收垃圾,还有可能没收你的垃圾桶!一来二去地还真跟老太太学了不少洋规矩,自己时常心怀感激,暗自庆幸,否则别说我的垃圾桶早已不保,说不定惹出什么祸来也未可知。直到有一天,我的一位不太懂洋规矩的中国朋友开一辆小车来找我,将车停在了老太太家门前的马路边,前后不到5分钟,待我们出来时,只见老太太拄了好几根拐棍,拖着“橡皮腿”,颤悠着走过来,指着我的鼻子,晃动着巨大的身躯,义愤填膺地冲着我吼叫到:“Please DON’T STOP your car in front of MY house ! Please STOP your car in front of YOUR house !”天哪!我头皮发麻,冷汗直冒。这要是把老太太气出个三长两短来,我等常以“仁义”标榜之辈,如何担待得起?这可是土生土长,纯正的英格兰大妈呀!

在剑桥,多数学生学者的标准配置是一个双肩背包外加一辆自行车。但我辈“插队”之人是不敢问津新车的,只能花上二三十镑钱买辆二手车。问题是,二手车的车胎跟纸一样薄,再加上这里的石子小路好像是用玻璃茬子铺的一样,弄得车胎三天两头就撒气。有一天突然想起若“脚蹬二手车,身背打气筒”,不就万事无忧了吗?老天也真有眼,让我拣了一个破打气筒,只可惜气筒前面的打气嘴没了,还得去配一个。好不容易找到一家旧车行,一看价钱,2镑一个打气嘴,太黑了吧!这玩意儿最多就值几十个P。我想跟店主还价,就问如果买两个能不能便宜一点(这里的气门芯五花八门,打气嘴也各式各样,我的二手车前后胎的气嘴就不是一个型号)。可谁想那店主一听,原本灿如春花的笑脸幡然变色,原本优雅热情的语气荡然无存。他气急败坏地说:“It’s FINISHED. I had a bad day.”他的“finished”已十分粗鲁,相当于中国的国骂了。

从此以后,我真的开始怀疑大街上随处可见的优雅与风度了,那些曾让我倍感温馨的陌生人的微笑,倍感亲切的路人的问候透出了它们背后深藏的虚伪与势利,冷漠与轻视。数百年来,剑桥小城纵然以它美伦美奂的建筑奇观和风物景致迷醉了八方游客,剑桥大学也以它传承不衰的文化魅力和教育传统吸引着四海学子,但莫非真的像一些教授和居民告诉我的那样,它800年的文化积淀不仅造就了无数精英名流,旷世奇才,也养成了文明面纱下的势利、虚伪和冷漠?

一年访问学者经历,伎我在学术上的交流与收获不可谓不丰。流连街巷,我对剑河桥畔的美景不可谓不动容。然而“天堂”虽好,终究不是自己的家园。屈指一数,“洋插队”行将期满。兴奋也好,沮丧也好,一种离家太久的感觉油然而生。剑桥“插队”一年可说是一种全新的“再教育”,也是对自我信念的一次考验。从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文化氛围来审视、来体会自家的文化、自家的传统,带给自己的是一种全新的感受,一种能让自己受用一辈子的情感。

家还是自己的好,月亮永远是自家的圆。

真的,该回家了。

来源:

延伸阅读

 
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 版权所有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郑重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包括: 文字、图片、音视或视频,不代表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观点。
联系方式:usaphoenixnews@gmail.com     页面执行时间:22.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