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今天是2024-04-26
网站首页 >> 大公园 >> 正文

闲侃京剧戏迷

发布日期:2021-01-27 00:00:00


文/任 颖

每一回去北京,只要晚上有空,就去看戏。主要看京剧、话剧。对京剧我不苛求,只要有「角」,就买票。话剧也只限於首都剧场北京人艺的戏。这也不是「吃偏食」,只是因在京公干来去匆匆,来不及「涉猎」其他。

北京是京戏的大本营。从京戏鼻祖程长庚、徐小香、余三胜、张二奎,到近现代的梅程荀尚、谭余马杨,金郝侯裘,几乎无一不是从京华舞台走出来的名流泰斗。据说,仅身怀绝技、叫响氍毹的各流各派,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排出几百位。京城有这多名家,当然也就少不了戏迷。至於迷到如醉如痴地步的更是不乏其人。传闻以前北京拉黄包车的车,苦於手头拮据,是迷戏,又看不起「角」,只好每天一大早上街等客的时候,绕个弯子跑到剧场看当天贴在门口的戏报子(就是现在的戏剧广告)。如果戏报上有他迷的「角」,这个「角」出的戏码又是他迷的戏,这位就会乐和得把嘴一抹,像喝了二二锅头,浑身感到一阵快意,然后脖子一仰,拉起车子就跑。这话是好几年前了,地处王府井大街的吉祥大戏院还没有拆除,一个寒冷的晚上,我看了梅葆玖的《太真外传》出来,大约有十点来,看见三个人还站在剧场广告牌子跟前大发宏论。一个穿小棉袄,一个穿棉大衣,一个穿呢子小大衣,三位是年龄在三十二、三岁左右的男性公民。「小棉袄」手拿个纸本本,正在给另外两位指指划划地说什。「棉大衣」说:「太真外传不好,梅葆玖比他爸爸差远啦,我不听!不听!」对梅葆玖的神态简直是不屑一顾。其实,这三位压根儿就没进去看戏,听说戏还没开演,就大老远地冒着寒风跑来,先是看观进场,看观买票,接着再看人家退票,都看完了,就看门口广告牌子上的戏码子侃戏过。这时,「呢子小大衣」着「棉大衣」说:「嘿,梅先生早就过世多少年啦,你上哪听他老人家的戏去?

梅葆玖身上的功夫全是他老爷子传的,一招一式都是戏,你不听还不是白不听?」「小棉袄」摇着手的纸本本给两位打圆场,问两位听不听明天的戏。我凑上去一看,那纸本本上抄的是吉祥戏院三天的戏码(就是节目单),谁是垫戏,谁的押轴,谁的大轴,谁个操琴,谁个司鼓,抄得工工整整,和墙上广告牌子上的字一个也不差。我问「小棉袄」:《北京日报》都登过戏剧广告了,干还要抄这个?「小棉袄」听了,如同被别人无故扎了一针,怪难受的,又似乎很受委屈,对着我反问道:「那报纸上登的,才有几个字?这戏牌子上写的,是多少字?你数数!数数!」「棉大衣」和「呢子小大衣」也上来了,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表高见:「看报纸上登的那几个字能过?那上头也没登司鼓、操琴呀?」「什抄?图个方便!想啥时看就啥时看,看的还细,还全!」对此我不禁哑然失笑,心想,买一张报纸不也是同样很方便?再一想,不对,报纸上登的是「删节本」,登广告按字算钱,刊登者只能择其要而刊之;从墙上牌子抄来的「手抄本」是「全本」,人家要的就是这个,自己何必多管事呢?再一想,自己彷幡然有悟:哎呀呀,眼前的三位君子岂不就是当年「黄包车夫」一类的戏迷大家乎?罪过罪过,别再跟着掺和了,要是再跟着掺和个把小时,自己本来是个区区的爱好者,很可能会被融进此等迷家一类系列。不过,对眼前几位迷家诸公,鄙人实在不敢恭维,还是赶我的公共汽车去吧!於是,心顿时来了一句《太真外传》的韵白:「速速去者!」

我回头又看了看灯影下的三位迷家,嚯!谈兴丝毫未减,他们缩着头,抄着手,跺着脚取暖,全然不顾溯风凛冽的寒夜环境。

来源:

延伸阅读

 
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 版权所有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郑重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包括: 文字、图片、音视或视频,不代表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观点。
联系方式:usaphoenixnews@gmail.com     页面执行时间:20.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