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今天是2024-04-26
网站首页 >> 谈古论今 >> 正文

制香高手苏东坡

发布日期:2020-12-30 00:00:00
    历代文人中,尚香者不胜枚举,但没有人比苏东坡更钟情海南沉香。

    苏东坡的思想比较复杂,儒家的仁政思想和进取精神,道家的超脱世俗和佛教的圆通自在,都在他身上获得了融和。这一切让苏东坡得以超然物外随遇而安,历经磨难而不颓丧堕落,身处逆境却洒脱自若,即使在最不堪的境遇中,他也能找到乐趣。譬如美食,譬如品香。

    



    


    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多次的贬官流放,反而让苏东坡增长了阅历开阔了眼界,从而丰富了文学作品的题材内容和情感内核。儒、道、佛三家思想的碰撞,也让他形成了自然豪放的文学风格。

    尚香是宋代文人出于对群体身份的认同而形成的共同趣味和文化品位,雅集是主要的香文化推广地。苏东坡将传统香道提升到明德悟道乃至立身修性的高度,以尚香正心慎独、濡养德性,其实质是对儒家“修身养性”理想人格的躬行实践,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苏东坡不仅品香,也动手制作,像特斯拉迷上交流电那样不停地实验。结果,他居然研发出了“雪中春信”,被誉为古代最美的三款名香之首。

    “雪中春信”,雪地中传来春的消息,名字就很诗意。这款香的诞生如同传说一般动人。

    据说苏东坡为了制作出早春梅花初绽时的香气,整整用了七年,一直都不满意。直到北宋元祐五年正月初七的一场春雪,苏东坡取出御赐的羊脂玉碗,吩咐侍女小心翼翼採取梅花的花心之雪放于其中,再将炮制好的香料按照顺序配好,才终于找对了味道,合成出了“雪中春信”。这款香能于雪天闻到梅花开之意境,雪落无声,梅香盈室。

    同为香粉的损友黄庭坚在诗僧惠洪处闻到此香后,惊艳之余,说,老师真不够朋友!然后给“雪中春信”取了另一个鬼斧神工的名字:返魂梅。

    



    苏东坡曾短暂当过翰林学士、礼部尚书等显赫官职,但总的来说,文人风骨让他的仕途坎坷多于通泰。他一度入狱,险些丧命,三次被贬。海南岛儋州是苏东坡的最后贬谪处,在当时属于未开化的荒远之地,主要居民是黎族,生活较为落后艰难。儋州虽穷僻,但南部地区属于历史上沉香最好的产地——黎母山东峒(五指山东部,包括琼中全县和屯昌、保亭部分地区。这也是世界最大的沉香种植加工企业海南大观沉香基地落户琼中的原因。)在这里,苏东坡接触到了最好的沉香。

    苏东坡对海南沉香的热爱,体现在他的很多诗句中。《沉香山子赋》咏道:“既金坚而玉润,亦鹤骨而龙筋。惟膏液之内足,故把握而兼斤。”寥寥数语,就将海南沉香的特征写得形神毕现。而当海南沉香名声鹊起成为朝廷贡品之后,价格越来越高,眼见沉香树被粗制滥伐,为了保护沉香树,他又写道:“沉香作庭燎,甲煎纷相如。岂若注微火,萦烟袅清歌。贪人无饥饱,胡椒亦求多。朱刘两狂子,陨坠如风花。本欲竭泽渔,奈此明年何?”《琼州府志》对此均有记载。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正是香道之精髓所在。有人说沉香提神,有人说沉香宁神,其实,沉香的真正功效,应该是和神。这跟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庸之道殊途同归。

    苏东坡来到海南之后,感受到民间的疾苦,依旧推行仁政。仁政的具体体现就是爱民忧民,立法贵严,责人贵宽。这也是苏东坡终生奉行的人生准则。

    苏东坡对海南的贡献,甚至大到用一句话来概括:苏东坡被贬到海南,文明就来到海南。这句话对当时的朝廷来说,又何尝不是莫大的讽刺。

来源:

延伸阅读

 
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 版权所有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郑重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包括: 文字、图片、音视或视频,不代表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观点。
联系方式:usaphoenixnews@gmail.com     页面执行时间:22.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