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今天是2024-04-19
网站首页 >> 谈古论今 >> 正文

不愿对美开战的山本五十六为何一手策划了珍珠港事件

发布日期:2020-12-28 00:00:00
    文|逆北

    山本之死

    1943年夏的一天早上,在位于珊瑚海附近的空中,六日本零式战斗机簇拥着一架轰炸机缓缓飞过。就在这时,从云层中突然杀出了埋伏已久的美国空军,他们不顾一切扑向零式战斗机群,日本战机飞行员无奈,只得同其鏖战在一处,而他们与己方轰炸机的距离,也随着战况的激烈而越来越远。

    家

    就在零式战斗机为突然杀出的美军感到困惑时,又有数架美军战机杀出,其中一架巧妙地避开日军战机拦截,朝慌了神的日军轰炸机送去一连串弹雨,坐在轰炸机中的人太阳穴被飞来的子弹瞬间击穿,血流满面,当场毙命。当发现计划得手后,美军战机迅速脱离了和日军飞机的接触。

    这次交手中,被击毙的轰炸机的乘坐者非是旁人,正是日本联合舰队的统帅山本五十六,早在此之前,他的海军主力在中途岛海战中被美军重创,四艘主力航空母舰及其多数官兵葬身鱼腹。残酷的现实愈发刺激了他复仇的欲望,于是便有了这一次出行。

    

    他希望通过自己亲临前线视察,来激励萎靡不振的军心,不想却被对手提前得知。美国人恨透了山本,通过精心策划实施了这次突袭,让这位日本海军统帅有去无回。

    山本五十六的死,对于整个日本的打击之大,超乎寻常,除了统帅光环随着他肉体的毁灭而黯淡下来之外,作为军队高层中不多的稳健派,山本生前的一些言论,也引发了不少官员的深思。

    山本反对同美开战

    山本说了什么呢?咱们得先从一战结束说起,一战后,日本由于参与协约国集团,军事实力迅速膨胀,其为此积极谋求在亚太地区的霸权,东京方面与英美等海洋强国的矛盾也变得尖锐起来。为了解决双方的纠纷,这些一战中的政治盟友在华盛顿召开了会议,商讨利益的重新分配。会议之后,双方又在伦敦等地召开了数次裁军会议,以确定各方军事实力能够保持一个平衡,日本海军的崛起不至于威胁到美英,而其又能保持足够数量的舰艇。

    消息传回国内后,一部分日本的少壮派军官与民间人士大为不满,他们认为英美提出的裁军条件,是对日本赤裸裸的羞辱,而且以条约来限制日本海军的发展规模,无异于是把自己的国防拱手他人。因此,这样一种不同声音的升温,很快导致了日本阵营内部的分裂。日本海军内部分裂为所谓的条约派与战舰派,前者主张与英美妥协,有限的发展海军,后者则坚决主张无限制的装备新式舰艇,以同美国在太平洋的海军进行抗衡。后者的思维进一步延伸,甚至直接把美国作为假想敌,以为自己的想法提供支持。

    在这样一种不同意见的交锋中,后来的联合舰队指挥官山本五十六表现出了出乎意料的冷静,作为海军的“老人”,他曾经参加过日俄战争,并在战争中与死神擦肩而过,一场爆炸让他失去了两根手指,却保全了性命。或许是这样一种特殊的经历,让他在涉及战争的话题上变得格外的谨慎。后来,在担任驻美大使馆的武官期间,他更是亲眼目睹了这个大洋彼岸国家工农业的发展水平。当面对同僚摩拳擦掌,欲与美国一决雌雄的声音时,他只是淡淡的说道——那些主张和美国开战的人,只要去看看底特律的汽车工业和加州的油田,就明白自己的想法有多么不现实。

    是的,对于日本这样一个工业资源主要来自进口的新兴国家来说,无论在国土资源上,还是工业水准等硬实力方面,都与对方不在一个层次,战争打得就是后勤,打得就是消耗战,对于日本来说,他真的耗得起吗?显然,山本是持有否定意见的。

    

    不过,当时的日本国内,一直存在着一种迷之自信,19世纪前后击败清朝与沙俄两个传统陆地强国的历史,让他们过分高估了自己的战争潜力,到手的战争赔款不但养肥了财阀集团,也助长了日本人通过打仗来解决问题的极端心理。

    可是,山本不同,他是亲身经历过战争的人,也最有发言权。不目睹身边战友的惨死,不经受枪林弹雨遮蔽的恐惧,就不会明白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可贵,《西线无战事》中被动员入伍的学生兵,在战争结束后,其中的幸存者无一例外成为了坚定的反战代表,便是这样的例子。而山本,同样如此。

    在对美关系上的谨慎与保守,正巧与当时日本内阁的主张相一致,为此,他们决定派山本去伦敦参与裁军会议的谈判,而就在和平解决双方的矛盾出现希望时,日本陆军中的激进派,将整个国家逐步拖进了侵略中国的战争泥潭,这,也引起了英美等国的警惕。

    不过,由于此一时期美国内部奉行孤立主义外交,英国又推行绥靖政策,他们在日本侵华一事上仍然维持中立,同时与日本的生意照做不误,据相关数据统计,美日之间的军需品贸易占双方总贸易额的比重,从1937年的33.5%,一路上升到了1940年的38.7%。

    (此时美国尚未从经济危机中缓过神来,图为1929年经济大危机)

    

    山本命运的拐点

    在太平洋战争的前一年,美日仍然维持着一种和平的关系。可是,双方关系的拐点很快出现了,1940年夏,法国战败投降,维希伪政权成立,而其在印度的殖民地,也因无暇顾及而被日本派兵强行占领,美其名曰“共同防卫”。日本在东南亚的迅速渗透,引起了美英的警惕。很快,美国出面开始限制对日本的石油等战略资源的出口,直到暂时停止。日本方面虽也有所准备,赶在对方制裁前囤积了550万吨的石油,但也仅够支撑一年半的运转。日本与西方的关系,因此急转直下。

    支那

    眼看战争机器的运转有陷入停滞的风险,曾将美国作为战争假想敌的声音,再度出现了高涨,可是,与狂热的陆军所不同的是,日本海军中包括山本五十六在内的多数军官都表现出了一种消极的态度,山本不但坚持之前反战的看法,甚至还在这之前坚决反对日本与德意缔结同盟。

    但是,东京方面的指令,压倒了山本的异议,由于担心受到极右翼分子报复,他不得不在涉及结盟等问题上三缄其口。

    或许是预感到日本同西方国家彻底撕破脸的时刻越来越近,他开始萌生出辞去联合舰队司令,归隐田园的想法,但也被上层所无视。当然,也有人将这样一种想法视作是矫揉造作,不过从当时军队内部反对同美开战的普遍共识来看,山本急于甩掉手中这块对美开战的烫手山芋,也合乎常理。

    让人倍感意外的是,山本最终选择了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他决定顺从上层的意志,拟定出一套在短时间内击溃美海军主力的方案来。

    这样一种选择,多少有些诡异,一个最反对和美国开战的人,却成为了对美开战的实际策划者。有人指责其还是贪恋于联合舰队司令的权位,可是他之前所袒露的急流勇退的心理,又多少同这相矛盾。显然,让他留在战车上的主要原因,可能还是他维护所谓军人荣誉与尽快击败美国的侥幸心理在作祟。

    虽然山本屈从于对美开战的大方针,可是在实际战术运用中却很高超。早在20世纪30年代,他就意识到海洋的争战将由舰载机所主宰,因此努力强化航空母舰的作战训练,在袭击珍珠港的美国海军中,日本海军航空兵便是实施这一远程奔袭敌军基地计划的主力。

    

    不过,山本还是漏算了一步,因为美国人的航母并不在港内,他们不但被保全,还迅速以牙还牙,空袭东京,至于半年后的中途岛海战,更是给山本和他的海军好好上了一课。从此,日本海军在太平洋上不得不转攻为守,将有限的兵力消耗在了星罗棋布的岛屿争夺战中。在开战前,山本曾向近卫文磨提出自己可能需要一年半的时间来和美国人决出胜负,如果从珍珠港事变一年半后山本毙命、日本海军由盛转衰的事实来看,倒也多少印证了他的判断。

    没有人可以取代山本,同僚得知他死讯后发出的惋惜,似乎预示着日本帝国的战争机器,也走到了他的末日终点。

    参考文献:

    (日)阿川弘之《山本五十六》,解放军出版社

    (美)安德鲁·戈登《现代日本史》,中信出版社

    (美)保罗·达尔《日本帝国海军战史》,吉林文史出版社

来源:

延伸阅读

 
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 版权所有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郑重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包括: 文字、图片、音视或视频,不代表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观点。
联系方式:usaphoenixnews@gmail.com     页面执行时间:23.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