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今天是2024-04-18
网站首页 >> 打工经历 >> 正文

我在华盛顿当记者的经历

发布日期:2020-12-02 00:00:00

白宫往东走三个路口,国家记者大厦13层有个bar叫the reliable source.往北走三个路口,一栋酒店半地下也有个bar,名字叫off the record.你就知道谁去哪,也知道肯定后面一个的酒比较贵。

和很多人一样,我在华盛顿当记者的日子就是从这个国家记者俱乐部开始。早上拿一份纽约时报到13楼的餐厅吃早饭,落地窗外是撒在对面政府办公楼上的晨光。

然后在楼下的图书馆取当天的Daybook,里面有国会主要议题分析,免费的金融时报,每周还有national journal,white house report等等各种各样的政治八卦消息,永远没有时间看完。Daybook上有一周国会两院、白宫、各大think tanks的重要演讲、听证和讨论会,提前4、5天就知道会发生什么。

打开信箱,外国记者中心每天群发不少消息。他们差不多是驻外记者的主管单位。一旦有大事发生,国务院就会来个人做briefing。这边的新闻发布室大多及其狭小,背后一张蓝布,竖个旗子,一个西装革履的人说半天。摄像机背后其实就几排椅子乱七八糟。据说白宫新闻中心还跑老鼠。但是一切制造新闻的人都极其准时。911纪念日前几周给你发亲属的联系方式,Katrina一周年就会有国土安全部的头过来,黎以、苏丹、古巴都是对应的助理国务卿来发言。有的人还是很明白事的,上来就说我回答问题吧,演讲说来说去都是那一套你们早听烦了。

之后的一天就是电话和写稿。日本的记者每次看到我都无比羡慕,对杂志流露出憧憬。他们是日报,早晚都出,看这人样子就知道什么叫形容枯槁。这栋楼里面有好近百家媒体的“驻京办”。大家的运转周期都不同。德国的一般早上6点开始干活,东亚的就是傍晚最忙乎。经常日落的时候看到几个亚洲模样的人提着摄像机冲出去,抓几个无辜的下班的路人,问他们对朝核的看法。

华盛顿运转的轴承是信息。食物链的第一级是各类企业、异见分子、利益团体、NGO,把信息从全国或者各处搜集,按他们需要的方式整理,传向第二级——学界(智库)、媒体、院外游说团体。金字塔的顶端是白宫上千名大小官员,500多个议院和他们的工作人员。在不停向第二级索取信息,反馈他们需要了解的问题。最后政策出台,骂的骂赞的赞。

这是一个权力及其分散的系统,庞大,但是透明度较高。只要愿意,你可以知道每一部分在发生什么,但是如何拼凑一个整体的图景很难。

影响力是这里的硬通货。对于没有权力的人来说,就看你认识谁。对于人际不广的人来说,只有靠贩卖自己知道的东西。

我一直相信大部分有诉说的欲望,但这里的前提是you care, and are knowledgeable.一个驻外的记者,是没办法用媒体本身的影响力作为交换的。又不是BBC,他们才不管中国的媒体是不是打算引用他。唯一的资产是你了解他不了解的东西。于是人人都问我中国,传销开放了没有啊,银行到底怎么回事啊,金子能不能自由买卖阿。压力还是很大的,得给中国的人写美国,跟美国人说中国。

华盛顿的记者大概是全美国最多的。相比纽约,这里的人愿意说话。他们的价值不是每秒钟赚了几个单,而是有多庞大的关系网络,对每个或许会成为其中一环的人,他们都能一脸堆笑。这里能找到各色专家,能找到各类报告。就像一个放大的市政厅,没有艺术,没有生活,一切围绕政策和利益。

开始会让人觉得兴奋,因为你离权力的中心那么近;后来发现权力是以太,充斥的,但是不可捉摸。 我曾幻想过天天在家,在星巴克,在街心花园,在图书馆,在我选择的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以我喜欢的任何方式写稿。实现了,又有点怀念一个办公室和一群人的感觉。人总向往自由,但到底还是群体动物。Freelancer在一起往往会讨论比较赚钱的兼职,驻外记者们心照不宣的就是孤独。有时候一整天你只对电话说过几句话,唯一看到的人是镜子里的影子。哪怕,我仍然觉得自己做的是dream job.

来源:

延伸阅读

 
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 版权所有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郑重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包括: 文字、图片、音视或视频,不代表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观点。
联系方式:usaphoenixnews@gmail.com     页面执行时间:20.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