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今天是2024-04-20
网站首页 >> 各界社评 >> 正文

如何看待“网红”现象

发布日期:2020-07-27 00:00:00

移动互联网已蔓延至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当我们享受着它带来的无限便捷时,也不得不面对由此而来的纷繁复杂的困扰。

    “信息茧房”正在筑起共识壁垒,社会焦虑也在被传播放大,网络“泡沫”逐渐被现实社会挤破,该如何认识和破解这些难题,让这一伟大科技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在这个习惯于“短平快”的年代,注意力已经成为一种稀缺品。拥有注意力就等于拥有流量,而拥有流量就意味着拥有巨大的盈利机会。当这一切变成生意,行为逻辑也简单粗暴起来:有人在车流滚滚的十字路口跳舞,有人在熙熙攘攘的闹市区骑马,有人直播母亲葬礼,有人把街边发廊的勾当搬运到互联网上招揽观众……

于是,在这个流量可变现的场域中,流量至上成为一些人的“信仰”,“引人注意”成为很多“网红”的“圣经”。

    有一万点赞,有些“网红”就可以违背科学定律与基本常识;有十万点赞,他或她就不再顾及社会公义与伦理道德;有百万点赞,他们甚至敢挑战社会规则与国家法律。追求刺激、娱乐、窥私是人类本能,可是千百年来,道德伦理予以教化,知识文明予以熏陶、法律规范予以规训,我们始终是向善向美的高等物种。娱乐无罪却应有底线。在一个高速运转的社会中,需要一个让人们释放压力、开怀一刻的欢乐场,但万事万物无规矩不成方圆。

    
尤为应该引起警醒的是,不少无底线内容对青少年儿童的恶劣影响。

  有些“00后”将做网红当成理想,天真地以为只要坐在那里,聊聊天、唱唱歌就能成为所谓的“人生赢家”,更有甚者把无底线内容奉为圭臬,当做标杆,传播扩散,荼毒社会和青少年儿童。事实上,互联网不是谁家的卧室,它是公共意见表达的“客厅”。网红们的内容输出本质上是一种文化传播行为,应该也必须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理论上来看,互联网环境的风清气正要靠参与者自觉自律,但利字前头一把刀,仅仅把维护互联网风气寄托于此,显然是一种天真的道德想象。而只靠“说教式”引导,手段也过于单薄。所以,必须要在制度建设上想办法。在事前,要亮明法律“红线”,划清道德底线,以法律法规规范“网红”行为;在事中,要加强监管,做到“全覆盖”,及时清理有害内容及违法人员;在事后,要明确责任、严肃硬气,尤其对于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的极端事件,要重罚重责、以罚代教,同时建立“黑名单”制度,对违法违规“网红”进行大浪淘沙。 因此,既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又要在教育上有的放矢,为广大网民尤其是未成年人打牢正确的“三观”地基,让那些“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无底线网络内容寸步难行。

   当然,对网红也不能一棍子打死。
网红文化作为一种新兴文化,具有很强的亲民性、互动性,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加以引导,合理利用,发挥其优势,传播有“营养”、有内涵、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使其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积极健康的文化形式。抵制不良网红,全社会应该形成合力。有关方面更应平衡发展和管理之间的关系,在保持网红活力的同时,升级监管思路,创新监管手段,为网民营造一个干净、阳光的网络环境。我们更乐于看到一个个集美貌才华与正能量于一身的网红,出现在民众的视野里。

来源:

延伸阅读

 
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 版权所有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郑重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包括: 文字、图片、音视或视频,不代表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观点。
联系方式:usaphoenixnews@gmail.com     页面执行时间:20.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