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今天是2024-04-24
网站首页 >> 凤凰随笔 >> 正文

人类社会的基本形态——国

发布日期:2020-05-20 00:00:00
        我们看动物世界,动物在行走时,会时常留下一些痕迹,宣示是自己的领地。自然界中每个动物繁衍下去都需要一定面积的空间,空间相对有限,必然竞争激烈,强者生存,也就是达尔文总结出的丛林法则。人类一方面是大自然中的“生物体”,同时又是一个有极其发达的大脑和丰富精神世界的“另类”。值得注意的是人类的精神世界是靠“话语”,或者笼统称谓“文化”来表现的。大自然中的竞争“单位”都是“个体”,或是天然为了繁衍生息而组成的生物性“群体”;而人类社会每个人都要在“群体”中才能生存,同时竞争的主体也变得极其复杂,有个人之间的,有个人与“群”之间的,有“群”之间的,“群”还有大小之分……。人类社会中的“群”所以复杂,就是有了“文化”,有了语言文字的原因,也就是这时的“群”不再是纯天然形成,而是有人为的因素,世界上几乎有数不清的民族和国家,但主要的,引起争议的“群”,都是缺少从“天然标志”上区分的特征,而是靠“文化”,也就是靠“语言文字”形成的,而不是单一民族“群”。例如巴勒斯坦人、阿拉伯人、什叶派、……,有在天然标志(例如基因序列)上区分的吗?这种靠“文化”组成的“群”可以称之为“契约群”,是靠诸如话语、文字、宗教、习俗等等文化因素组织起来的。社会发展到今天,最基本的,同时最强的“群”就是“国家”。“国家”具有生物体生存所需要的“空间”,也就是有一定的地理区域,这是延续“丛林法则”规律的结果,同时又靠“话语”等等文化因素的存在,两者共同维续了“国家”的存在。在“文化”引领下,“国家”比靠血缘相连的“部落”明显具有强势,在人类“丛林法则”的竞争中,一个区域里的“强者”肯定是“国”。两次世界大战就是以“国”为单位发生的战争,也可以说这是“文化”助长了“丛林法则”的肆虐。有史书记载,成吉思汗在战前动员时说:“人类最大的幸福在胜利之中,征服你的敌人,追逐他们,夺取他们的财产,使他们的爱人流泪,骑他们的马,拥抱他们的妻子和女儿。”他的话语直接赞扬了“丛林法则”,似这样“坦率”的战争动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到至今很难听到了,说明“丛林法则”的自然竞争已经式微,而是所有战争都找到了“外衣”,把野蛮的本质隐藏了起来,贴着“文化”标签的争斗常常也是血腥的。一百多年以来世界范围里的战争、骚乱、恐怖活动从来没有灭绝,“文化”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值得我们认真思考。战后七十多年没有再发生世界大战,其原因之一是人们逐渐发现人的生存并非像动物一样需要足够的“地理空间”,而带有“契约”性质的“文化”更重要,“契约文化”的发展弱化了“国”之间的竞争。今天我们要制止或者减少各种战争和恐怖现象发生,就必须从“文化”入手,想想问题出在哪里?

    “契约社会”和依法治国是同样的概念,我们希望通过“契约”维持和平,就不能不考虑我们签订的契约,以及围绕这契约出现的众多“解释性”话语,是否具有符合“法治”需要的逻辑基础。人类社会最终目的是对“人”的呵护,而人有物质财富(“实”)和精神财富(“虚”)这样两类,而对这两类“财富”的保护是不一样的。“丛林法则”是实实在在的现象,当需要“契约”去遏制时,则“契约”所谈的必须是具体的事物,“法治”所规范的应该是“人”可能发生的大大小小具体行为。同时在复杂的社会发展中,几乎每个人都可能有不同的想法,也可能有不同的思想;有自己的态度、情绪、梦想,甚至有信仰。总之人的精神世界是极其复杂多样的,也是多变的,是用“语言文字”述说不清的,当然也就不可能用“契约”(也就是语言文字)去规范人的“思想”(也就是精神世界),这应该是“法治”的重要逻辑原则。很多国家强调“政教分离”就是遵守这个原则。同时我们注意一下很多不能顺利执行的“契约”,不少就是因为包含了试图对“精神世界”进行规范的内容。所有脱开具体的实际问题,笼统去谈社会的“正确”与“错误”,谈社会正义,去谈“真理”,去谈“政治正确”,这些内容所反映的是人的一种“态度”,一种观点,一种追求,这都是人的“精神世界”上的问题,这方面用契约去规范,轻则是徒劳的,重则是产生混乱的根源,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视。

来源:

延伸阅读

 
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 版权所有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郑重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包括: 文字、图片、音视或视频,不代表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观点。
联系方式:usaphoenixnews@gmail.com     页面执行时间:20.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