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今天是2024-04-20
网站首页 >> 谈古论今 >> 正文

清代诗人龚鉽及其《陶歌》

发布日期:2020-04-04 00:00:00
  

    在清代中晚期的文坛上,龚鉽也许称不上“著名”,但他一生好学不倦,勤于撰述,于经、史、子、集俱有探讨,而且其论事、论学、说理、吟咏之作,多别具“法眼”,颇有可誦之句、可观之篇。

    龚鉽,字適甫,又字季適父,号沤舸,又作欧可、沤可。清代南昌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于乾隆、宜黄、永宁等县教职。道光后期,他辞去永宁教职,返乡后不久去世,卒年七十九岁。

    龚鉽的著述和诗名

    清嘉、道时著名文学家包世臣在其《艺舟双楫》卷三《答陈伯游书》中说:“南昌龚鉽,字沤可,年七十余。需次学博,好学不倦,四部俱有探讨。嗜为诗,五言雅近陶、苏,而温雅谦抑不自足,与贵乡人士大殊。”清末徐世昌编选的清诗总集《晚晴簃诗汇》卷122记载:“龚鉽,字適甫,又字季適父,号沤舸,南昌人。贡生,候选教谕,有《四和诗》、《六如诗》”。龚鉽著述有诗文多种,见于记载的有《六如集》、《龚欧可文钞》、《龚欧可诗钞》、《南昌年俗考》、《乐府诗钞》、《怀旧诗》、《欧可杂著》(一名玉蔬轩集)等十余种。其中,只有少量刊印传世,多数则以钞本形式在师友间流传。清末史官恽毓鼎的《澄斋日记》记载:光绪卅年甲辰二月初七日,“书贾李紫东以龚季适《沤舸丛录》钞本求售,凡日记十一本,诗词七本,尚友编六本。龚名鉽,南昌人,先子居先生之弟子。所记多论事、论学、说理,语颇可观。”

    龚鉽的诗作,或记述风俗人情,或描摹山川风物,可谓各体皆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七言朴近香山、放翁,五言雅近渊明、东坡,而尤以乐府诸诗价值为高。由于诗人熟知社会底层生活,所以其某些作品形象地反映了人民的痛苦与艰辛,以及读书人奔竞于科场、官场的酸涩与凄凉,一度在社会上影响较大。

    在诗文见解方面,龚鉽基本师从同时代诗人舒梦兰(1759~1835)的观点,诗论中不乏精彩之见。嘉庆间,他重刊了明末清初著名文人王猷定的《四照堂集》, 并将舒梦兰所撰词作选辑为《香词百选》,于嘉庆十四年(1809)刊印流布。龚鉽的诗作,除道光三年(182三)所撰的“陶歌”六十首外,今已大多不传,目前仅见徐世昌编《晚晴簃诗汇》卷一二二所载的五言排律《记爨使君碑十二韵》和七言律诗《哭张船山先生即题序诗卷子》各一首:

    第一滇南石,无双庆道碑。建宁传胄远,庸蜀定迁迟。四姓崇乡望,千柯振本支。绍班爰采尔,氏爨实因之。世擅龙骧号,身丁狼暴滋。南中仗磐石,天邑仰风仪。纯懿清明扇,英雄高略姿。昼游曾衣锦,寝疾遽骑箕。铭既空千古,珉应重一时。文章真汉晋,字体亦繇芝。我幸临模在,仍当奕禩垂。阮公犹保护,书派此宗师。——《记爨使君碑十二韵》  

    群彦倾谈一座尊,春风曾侍草常温。诗传衣钵开奇境,语到君亲有泪痕 。不佞自怜余傲骨,长贫何处答师恩。丹青幸得生花笔,摹想遗容仿佛存。——《哭张船山先生即题序诗卷子》

    以诗述史的《陶歌》

    《陶歌》(亦名《景德镇陶歌》),是龚鉽以记述景德镇陶瓷生产、陶瓷历史、陶瓷贸易、生产管理、民情风俗为内容,创作的一组百首诗歌。诗每首七言四句,皆附有释意注文 。这组诗歌的构思和撰写,应该在嘉庆十八年(1813)至嘉庆二十一年(1816)之间,当时,龚鉽在浮梁县当幕僚,当时的县治浮梁镇距举世闻名的瓷都景德镇不足十公里。在此期间,他留心陶业,得睱经常去景德镇, “谒御窑厂,探坯房窑户,看满窑辄经日”,观察陶瓷的制作过程,与工人聊天,天长日久,他交上不少穷朋友,工人见他平易近人,便将许多烧瓷的艰辛和要领向他讲诉:“余居浮梁幕四年,浮梁去景德镇二十里,每常往返必过镇。尔时谒御窑厂探坯房窑户,看满窑辄经日二三。朋好多土著,为指窑瓷攻苦,皆一 一穷其原委。”(龚鉽《陶歌•自序》)龚鉽将这些亲见亲闻,谱之为歌诗,计有100首。后来,因作者离开浮梁它去,诗稿一度失散;时隔七年,诗人从友人处复得旧稿,于是从中精选六十首, 结集成书,题名曰“陶歌”,付梓刊印:“余为谱之歌诗,得百首,间及风俗。旣泛舟江淮,乃失之。时隔七庚,率从友人处拾得前稿 ,爰録出六十首, 题曰《陶歌》,业之十一云耳。”时在道光三年(1823)。




    《陶歌》一书初刻于道光四年(1824),遗憾的是,原版书迄今未见。北京故宫博物院图书馆收藏一本, 为民国(1912-1949)间中国书店铅印本,题名则为《景德镇陶歌》;书前有作者自序,述著书原委,书后有其友人杨振纲作跋,自序作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跋作于道光四年。杨氏在跋语中说龚鉽“格物穷理,於陶業一端,悉其原委”,赞誉此书“有陶鎔一世,模範千古之思”:“官、歌、定州,宣、成之窑,盛傅前代尚矣。今但视为古玩,不適民用。国朝景德一鎮業陶,中外咸資为用。 陶之利亦普矣哉 !先生格物穷理,於陶業一端 ,悉其原委著为詩歌,使人皆知窑瓷攻苦不易,并得於備物致用時,隨處可以见道,真有陶鎔一世,模範千古之思矣。即以之並陶正之官,補陶經之缺可也,歌云乎哉!”

    中国是陶瓷的故乡,也是诗的国度,古人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实中,不仅创造了高度的物质文明,也创造了高度的精神文明,给后人留下了大量宝贵的财富。用诗歌记录当时的社会生活,是古代诗歌常见的题材, 龚鉽的《陶歌》以七言绝句的形式,对景德镇陶瓷业自采石、制坯、画坯、上釉、装匣、满窑、烧窑、开窑到出售等环节,进行了具体生动的描述。此外,对当时的名窑以及陶俗、风物,也多有追溯和歌咏;特别是每首诗后所附的简要注解,更具有文献意义。这组诗歌,不仅具有独特的文学价值,而且具有丰富的史料价值,从而历来为读者所乐道,并为专业研究者所重视,堪称是一部用诗歌写成的陶瓷史。

来源:

延伸阅读

 
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 版权所有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郑重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包括: 文字、图片、音视或视频,不代表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观点。
联系方式:usaphoenixnews@gmail.com     页面执行时间:300.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