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今天是2024-04-23
网站首页 >> 谈古论今 >> 正文

北京辽金元明清五朝城垣变革述略

发布日期:2020-04-02 00:00:00
    

    中国的首都北京,既是一座举世瞩目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也是遐迩闻名的历史古都和文化名城。早在七十万年前,北京周口店地区就出现了原始人群部落“北京人”,而北京建城也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据史书记载,北京古为幽州地,幽州是远古时代的九州之一,其名最早见于《尚书·舜典》:“燕曰幽州。”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克商以后,封帝尧之后于蓟,封召公奭于燕;另说周以前就有燕国,到战国时期,七雄中有燕国,据说是因临近燕山而得国名,其国都称为“燕都”。其后燕并蓟,以蓟城为国都,这就是现在北京的前身。秦灭燕之后,设置蓟县,故址亦在今北京城。秦以后的两汉、魏、晋、唐诸代,都曾设置过幽州,治所均在今天的北京城区一带。

    历史悠久的北京城,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的凝结,她拥有的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不仅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而且一直为世界各国人民所珍视。在北京三千多年的建城历史中,辽南京、金中都和元大都时期,都是十分重要的发展阶段。南京、金中都、元大都三代相继,踵事增华,前后数百年的建设、经营,以其创造的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对北京的城市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辽代设立五京,以今北京为南京,史称辽南京;辽南京又称燕京,府曰析津。燕京是在唐代幽州城基础上建设起来的城市,据《周礼..职方》记载,“东北曰幽州”。其范围大至包括今河北北部及辽宁一带。周武王平殷,封召公于幽州故地,号燕。战国时,燕与其他六国并为七雄。秦始皇灭燕,在燕地置渔阳、上谷、右北平、辽西、辽东等郡。汉高祖时分上谷置涿郡;此外又设燕国。汉武帝设幽州刺史部,部隶燕地诸郡国。武帝开边,置玄菟、乐浪等郡,亦属幽州。东汉时,辖郡、国十一,县九十。幽州治所在蓟县, 蓟县故址在今北京市城区西南部的广安门附近。辖境相当于今北京市、河北北部、辽宁南部及朝鲜西北部。魏晋以后,幽州辖境日渐缩小,至北魏时仅领燕、范阳、渔阳三郡。隋炀帝大业初罢州置郡,故改幽州为涿郡。

    唐武德元年(618年)复为幽州,天宝元年(742年)改为范阳郡,乾元元年(758年)又为幽州。州治蓟县。另有范阳县,本幽州或范阳郡属县,大历四年(769年)后为涿州治所,故治在今河北省涿州市,与此不同。幽州原是河北平原北端陆路交通的枢纽。隋大业四年(608年)开永济渠,引水南通黄河,北达涿郡;七年,隋炀帝杨广乘龙舟自江都(今江苏扬州)经黄河入永济渠,至涿郡;同年,又动用江淮以南民夫、船只运黎阳(在今河南浚县东南)、洛口(在今河南巩县东北)诸仓米至涿郡,“舳舻相次千余里”。由于永济渠的凿通,运河的终点涿郡又成为北方水陆交通的中心。隋唐时,幽州的军事地位十分突出。隋炀帝在涿郡筑临朔宫作为行宫,大业七年后三次用兵高句丽,都以涿郡为基地,集结兵马、军器、粮储。唐贞观十八年(644年)出兵高句丽,分水陆两路,陆路也以幽州为后方大本营。

    唐代中期,东北诸族势力强盛,先天二年(713年)置幽州节度使于此,以控制奚、契丹等族。天宝元年改为范阳节度使,兵力九万余人,约占全国十节度使兵力的五分之一。天宝末,安禄山身兼范阳、平卢(治柳城郡,今辽宁朝阳)、河东(治太原府,今山西太原西南晋源镇一带)三节度使、河北道采访处置使,即以范阳为根据地,发兵反唐,掀起“安史之乱”。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自立为燕帝,以范阳为燕京。广德元年(763年)改范阳节度使为幽州节度使,史朝义部下李怀仙降,唐即授为幽州节度使;时平卢已没于北族,惟存平州(今河北卢龙),平州城内驻有卢龙军,幽州节度使遂兼领卢龙节度使。此后或称幽州,或称幽州卢龙,或只称卢龙。幽州为安史乱后长期不奉朝命割据一方的河北三镇之一。直至五代后梁乾化三年(913年)十二月为晋王李存勗所灭,割据达一百五十年之久。天福元年(936年),后晋石敬瑭以幽蓟十六州割让契丹,次年契丹以幽州为南京。

    辽南京建有子城,子城又称内城、皇城,位置偏于西南隅,与大城共用西门、南门。子城之中主要是宫殿区和皇家园林区,宫殿区的位置偏于子城东部,并向南突出到子城的城墙以外。南为南端门,东为左掖门(后改称万春门),西为右掖门(后改称千秋门)。宫殿区东侧为南果园区,西侧为瑶池宫苑区。宫苑规模较大,瑶池中有小岛瑶屿,上有瑶池殿,池旁建有皇亲宅邸。由于子城位置偏于西南,城中只有两条贯通全城的干道,一条是东西向干道,名檀州街,一条是南北向干道。另外两条干道则只能从城门通往子城而终止。除干道之外还有次一级道路。里坊区分布在子城周围,从文献中可以确定方位的有归厚、显中、棠阴、甘泉、时和、仙露、敬客、铜马、奉先等九坊。坊内的一些寺观一直留存到现在,如现在的法源寺即当时的悯忠寺,现在的天宁寺塔即是当时天王寺内之塔

    公元1122年,辽南京被女真族建立的金国所攻占,后于宋宣和五年(1122年)归宋,改为燕山府,领12县。其中析津县、宛平县、都市县、昌平县、良乡县、潞县、玉河县、漷阴县在今北京市境内。宋宣和七年、金天会三年(1125年),金攻占后复名燕京析津府,1153年从上京(今哈尔滨阿城)迁都燕京,改称中都,府曰大兴。

    金代迁都中都后,对中都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并修建皇城、宫城,形成了宫城居中的格局。随之城垣向东、西、南扩展成周长5328丈(约合17.8公里)的规模。城市近似方形,据《金图经》记载,“都城之门十二,每向分三门,一正两偏,……共十二门”。金代后期,在城东北角又增建一座城门,为皇帝赴东北郊离宫琼华岛大宁宫之用。

    中都城每边三门对偶布置,每两座相对的城门之间设有街道,但贯通全城的只有三条,一条是在檀州街基础上向东西延伸而成,另一条在檀州街以南,第三条是南北向大街,是在辽南京大街的基础上向南延伸而成。另外六条街道均自城门通到皇城区终止。

    中都城市结构的另一个变化,是从里坊制向坊巷制的转变。据文献记载,中都城有六十二坊,除了一部分继承辽代旧有的坊之外,有的将一坊分成两坊。一些街、巷可在坊内通过,小巷也可直通大街,并出现以古迹命名的若干街道,这些正是里坊制崩溃的表现。当时,这里商业已相当繁荣,檀州街便是商业活动的中心,成为南方与东北进行贸易的市场。金中都时期除檀州街市场以外,又出现了城南东开阳坊新辟的市场。

    元灭金后,忽必烈于1267年在东北郊外以积水潭为中心,另建新城,为今北京城奠定了基础。1271年忽必烈改中都为大都,并从上都迁都于此。元大都,或称大都,蒙古文称为“汗八里”,意为“大汗之居处”。自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四年(1267年)至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一直为元朝国都。其城址位于今北京市市区,北至元大都土城遗址,南至长安街,东西至二环路。

    元大都的建设至元四年(1267年)开始动工,历时二十余年,完成宫城、宫殿、皇城、都城、王府等工程的建造,形成新一代帝都。但是,由于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诏令规定,迁入大都新城必须以富有者和任官职者为先,结果大量平民百姓只得依旧留在中都旧城。在当时人的心目中旧城仍是重要的,通常把新、旧城并称为“南北二城”,二城分别设有居民坊七十五处及六十二处。

    大都新城的平面呈长方形,周长28.6公里,面积约50平方公里,相当于唐长安城面积的五分之三,接近宋东京的面积。元大都道路规划整齐、经纬分明。考古发掘证实,大都中轴线上的大街宽度为28米,其他主要街道宽度为25米,小街宽度为大街的一半,火巷(胡同)宽度大致是小街的一半。城墙用土夯筑而成,外表覆以苇帘。由于城市轮廓方整,街道砥直规则,使城市格局显得格外壮观。 元大都新城规划最有特色之处是以水面为中心来确定城市的格局,这可能和蒙古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传统习惯与深层意识有关。

    由于宫室采取了环水布置的办法,而新城的南侧又受到旧城的限制,城区大部分面积不得不向北推移。元大都新城中的商市,分散在皇城四周的城区和城门口居民集结地带。其中东城区是衙署、贵族住宅集中地,商市较多,有东市、角市、文籍市、纸札市、靴市等,商市性质明显反映官员的需求。北城区因郭守敬开通通惠河使海子(积水潭)成了南北大运河的终点码头,沿海子一带形成繁荣的商业区。海子北岸的斜街更是热闹,各种歌台酒馆和生活必需品的商市汇集于此,如米市、面市、帽市、缎子市、皮帽市、金银珠宝市、铁器市、鹅鸭市等一应俱全。稍北的钟楼大街也很热闹,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在鼓楼附近还有一处全城最大的“穷汉市”,应是城 市贫民出卖劳力的市场。西城区则有骆驼市、羊市、牛市、马市、驴骡市,牲口买卖集中于此,居民层次低于东城区。南城区即金中都旧城区,有南城市、蒸饼市、穷汉市,以及新城前三门外关厢地带的车市、果市、菜市、草市、穷汉市等。由于前三门外是水陆交通的总汇,所以商市、居民麇集,形成城乡结合部和新旧二城交接处的繁华地区。由此可见,元大都的商市与居民区的分布,既有城市规划制约因素,也有城市生活及对外交通促成的自发因素。元大都城市建设上的另一个创举是在市中心设置高大的钟楼、鼓楼作为全城的报时机构。中国古代历来利用里门、市楼、谯楼或城楼击鼓报时,但在市中心单独建造钟楼、鼓楼,上设铜壶滴漏和鼓角报时则尚无先例。

    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明太祖朱元璋在应天府(今南京)称帝,八月,定应天为南京,汴梁(今开封)为北京,元大都改称北平府。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朱元璋封第四子朱核为燕王。洪武十三年(1380年)三月,燕王朱棣就藩北平。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死,其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朱棣建文元年(1399年)起兵北平,发动靖难之役,夺取了帝位。成祖朱棣永乐元年(1403年)正月,升北平为北京,北京之名即由此始。二月,改北平府为顺天府。永乐四年(1406年),朱棣下诏迁都北京并下诏建宫殿,修城垣,由陈圭主持营建。永乐五年(1407年)开始营建北京宫殿、坛庙。永乐十七年(1419年),将北京南城墙南移五百多米,建在今天的前三门一线。永乐十八年(1420年)完工,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正式迁都北京,以北京为京师,南京为陪都。永乐年间对北京城垣的修缮和移建工程,前后进行了十余年,东南西三面总计新筑城墙二千七百余丈,又在全城外侧加甃砖石,并改西垣之和义门为西直门,东垣之崇仁门为东直门。

    正统元年(1436年)10月,继位不到一年的明英宗朱祁镇,利用前朝父、祖历代所积资材,开始大规模修建北京城垣:“命太监阮安、都督同知沈青、少保工部尚书吴中,率数万人修筑京师九门城楼。初,京师城因元之旧,永乐中虽略加改葺,然月城楼铺之制多未备,至是始命修之”(《明英宗实录》)。工程进行了三年多,至正统四年四月方毕其役:在这次对北京城垣的大规模修建中,不仅完善了各门的“楼铺之制”,而且“更名丽正为正阳,文明为崇文,顺承为宣武,齐化为朝阳,平则为阜成,余四门仍旧”(《工部志》)。诸门中,以正阳门的形制最为隆崇:不仅箭楼设门,而且瓮城左右皆设门,并在左右门上加盖谯楼(闸楼),而其他诸门瓮城内则仅设一门;另外,还将木桥换成石桥。据上引资料推想,可能就在这次维修后,正阳门便形成了后来人们所说的“四门三桥五牌楼”的格局。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为抵御蒙古俺答汗部不时对京师的袭掠,保护正阳、崇文、宣武三关厢之民,明世宗诏令修筑外城。仅用半年时间,“新筑京师外城成,上命正阳门外名永定,崇文外门名左安,宣武外门名右安,大通桥门名广渠,彰义街门名广宁”(《明世宗实录》)。而此时,正阳门也便成了京师内城的正门了。

    明代北京城诸门,经过洪武、永乐、正统、嘉靖四代近二百年的改建增筑,规整壮观,形制完备,最终形成了“里九外七皇城四”:即内城九门,外城七门,皇城四门,计二十门的格局。而正阳门以帝王之宅中心位置的优势,与崇楼巍峨、雄视八表、籍壮观瞻的国门地位,一直名冠京师诸门。

    有清一代,对北京的城墙和城门有过许多次的改建和修缮,但基本上因袭前明之旧,在方位和形制上没有改动,延续了明代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修建后定型的各门名称,各个城门虽经数次修缮重建,其结构、高度、局部或略有调整,但位置与名称一直未变。

    2011.9.12.

    (注:此文是北京市正阳门管理处编纂的《北京都城城垣文献资料汇编》一书的绪论,与卢迎红研究员合撰。又,2011年10月,《北京都城城垣文献资料汇编》编讫,准备付梓印行之际,卢迎红主任调出,继任者工作繁忙,书稿遂搁置至今。)

来源:

延伸阅读

 
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 版权所有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郑重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包括: 文字、图片、音视或视频,不代表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观点。
联系方式:usaphoenixnews@gmail.com     页面执行时间:20.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