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今天是2024-04-25
网站首页 >> 凤眼天下 >> 正文

中国城市动不动改地名,是不是在抛弃传统文化

发布日期:2020-01-13 00:00:00
    ▼

    前些天#荷兰要改名#的消息

    一度传遍国内社交网络

    据说为了重塑国家形象,带动旅游

    荷兰要正式更名“尼德兰”

    不过这些媒体很快又自我修正

    荷兰只是采用了新的国家徽标

    并没有更改国家名称

    

    尽管这出乌龙搞得人云里雾里

    但话说回来

    改地名确实是件伤筋动骨的难事

    重换一堆公章告示牌是小

    让归途浪子找不到回家之路是大

    ▼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由于各种杂七杂八的原因

    我国掀起了好几次大规模的“地名更改潮”

    比如都9491年了

    压在民众身上的三座大山已被推翻

    怎么还能允许不少地方的名字

    带有封建&帝国主义的残响呢?

    当然是改它!改它!改它!

    

    /据统计,鲁迅有156个笔名/

    1951年,政务院下发文件

    要求清理“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地名

    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

    “迪化”改名后的“乌鲁木齐”(优美的牧场)

    迪化的寓意本为“开导教化”

    是乾隆帝钦定的地名

    希望能通过它,在当地人民头脑中

    烙下“尊王服从”的思想钢印

    

    以至于地名中凡是带有啥

    “绥”、“化”、“镇”、“平”、“宣”等

    只彰显华夏文化第一的字眼

    都需要大改特改

    此外,同时期改地名的另一大方向

    还有清除西方国家侵略殖民的色彩

    比如现今家喻户晓的珠穆朗玛峰

    尽管在康熙时期的《皇舆全览图》中

    早已有“朱母朗马阿林”(阿林:满语“山”的意思)

    

    但在1852年,印度测量局为其测量高度后

    又强行为它冠上了英籍局长额菲尔士的名字

    直到1952年

    在内务部、出版总署的通知下

    才将“额菲尔士峰”改为“珠穆朗玛峰”

    ▼

    

    随着上世纪50~60年代

    “简化汉字”等运动

    在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的展开

    第二次城市改名潮也开始兴起

    估计是为了让更多人

    看懂自己家乡的名字

    不至于出门在外认个老乡都难

    便在官方的主导下

    把8个省区在内的31个生僻地名

    改换成了同音的常用字

    

    例如把陕西醴泉县改名为礼泉

    四川的越雟县改名越西县

    贵州的婺川县改名务川县

    新疆的婼羌县改名为若羌县……

    但有些简化却忽视了地名蕴含的文化意义

    “鬰林”本是广西的一个地级市

    该地名自唐朝沿用至明清,历史悠久

    “鬰”是森林繁茂之意

    

    在简化为“玉林”后

    虽然避免了小学生写《我的家乡》时

    被原字搞到秃头的现象

    但还是有些八竿子打不着

    也很容易让人误会成玉器产地

    

    ▼

    

    上世纪80年代末

    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掀起

    我国各大城市也开始谋求自身成长

    或许正如电视小广告所说:

    一个好的名字,能改变一座城的命运

    因此,不少城市便把改革的目光

    首先偷偷瞄准在了改名上

    希冀靠这种小聪明来圈一波大钱

    

    各个城市中

    改名最成功的莫过于云南香格里拉县

    “香格里拉”这个名字

    本是英国著名作家描绘的虚构秘境

    是东方群山峻岭之中,永恒和平宁静之地

    半个多世纪以来

    无数人因其名来到中国的西南角

    探寻这个梦幻而神秘的“乌托邦”

    

    /小说《消失的地平线》里,便详细描述了香格里拉/

    但这一秘境的具体位置

    一直以来争议不断

    四川稻城,云南中甸、丽江,西藏昌都等西南城市

    为了促进旅游经济

    都宣称当地就是香格里拉

    直到2001年12月经国务院调停

    香格里拉才正式归属云南中甸

    

    同样借着旅游名胜的名气改名的

    还有1988年四川灌县改名为都江堰市

    1989年福建省崇安县更名为武夷山市

    1994年湖南大庸市更名张家界市

    1998年四川省南坪县改为九寨沟县......

    不少旅游城市改了地名后

    仿佛突然打通任督二脉

    外来游客跟过年回家似的“噌噌噌”往上涨

    

    但并非所有城市都能改命成功

    有些地方不但改名后赚钱效果不咋地

    还丢失了以前的文化价值

    河北完县,其前身是金代的完州

    以“山川完美、坚固”之意而得名

    为了招商引资

    不让外商认为“完”有“完蛋”之意

    1993年便改名为顺平县

    看上去挺和美的名字

    却与历史一刀两断

    

    更让人疑惑的是黄山市黄山区

    为了提升当地知名度

    1987年,徽州地区改名为黄山市

    市内的太平县又被改为黄山区

    这样一改名

    不但当地原有的徽州文化难觅踪迹

    还让外地游客陷入了迷惑之中

    黄山火车站不是黄山风景区火车站

    黄山长途汽车站不是黄山风景区汽车站

    黄山北站离黄山景区还有几十公里

    黄山西站才是黄山市黄山区的高铁站

    如此复杂的名称

    是不是分分钟眼花缭乱?

    

    同样的例子不在少数

    为了蹭流行事物的热点

    2008年云南思茅市趁普洱茶热改名为普洱市

    湖北安远县因是张艺谋电影《山楂树》外景地

    便意欲改名“山楂县”

    按照这样的逻辑

    浙江金华或可改名为火腿市?

    金华的义乌市或可改名为火腿市小商品市?

    金华东阳市横店镇可改名为火腿市戏精镇?

    

    正如“时尚就是一个轮回”

    最近几年来

    隆隆烈烈的改名潮再一次呼啸来袭

    与之前不同的是,同样为了经济

    此次城市改名潮走起了啃老风

    不少地区后悔,妄图重蹈旧名

    开启新一轮的“文化回潮”

    比如湖北的襄阳

    建国初期,襄阳与樊城两地合并

    两城各取一字,组成襄樊

    但襄樊远没有襄阳声名远扬

    为了扩大知名度

    2010年襄樊市再次改回襄阳市

    

    至于那些以前名字很好听

    改名以后不那么好听的地区

    为了不大费周章

    人们又想到了新的机智办法

    将更小一级的市/区改为原有的名字

    福州市的晋安区就是典型代表

    福州古名“晋安、长乐、侯官”

    几十年前,福州有一个区叫做“郊区”

    对,你没看错,“区如其名”

    可能觉得太过小透明

    后来,便被改为福州古称“晋安”

    照这逻辑推演下去

    那些感叹

    “一下雪,北京就成了北平”的人们

    也许可以得到一个满意的解决方案

    不如把故宫所在区域改名“北平”?

    

    ▼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

    每个人都有着对家乡最深的眷恋

    地名更是这种眷恋最生动的凝结

    每个地名都蕴含着独特的风物与文化

    看起来小小的改名

    也会带来记忆的更迭,文化的变迁

    无论地名如何更改

    最重要的还是

    咱得问问大家的意见,是不?

    

    ▼

    

    你的家乡原来都叫过啥名字?

    又有啥含义呢?

    欢迎来留言区分享一下吧

    - 字媒体日刊之《名之玄学》-

    策划丨小五郎

    撰文丨冬瓜面包树

    编辑&制图丨eli
来源:

延伸阅读

 
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 版权所有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郑重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包括: 文字、图片、音视或视频,不代表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观点。
联系方式:usaphoenixnews@gmail.com     页面执行时间:63.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