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今天是2024-04-20
网站首页 >> 打工经历 >> 正文

我在瑞典研究所的那些日子

发布日期:2019-09-18 00:00:00

2008年4月12日,带着一颗“朝圣”的心第一次踏上了欧洲的土地。对于电信业界的领导者,我确实难逃中国人思维的魔咒:他们一定有某种魔法或者秘笈,如果我们能够学到,我们定会独步江湖,天下无敌。尽管不是第一次到发达国家,而且有很长时间留学和定居海外经历的老婆也介绍过很多西方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现实情况,但是还是难逃这种思维魔咒,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中国人总有一种倾向:将一些自己考虑不清楚的问题,或者战胜不了的对手,归结为要么对方强大无比,要么有神秘力量在背后支持,不幸的我们却没有受到眷顾。

瑞典非常美丽,到处都是森林和湖泊,没有感觉到工业化国家的喧嚣,而更多的感觉是一种平和和安静。从机场到Kista,大概20分钟左右。一块不大的地方,正是爱立信总部所在地。怎么形容呢?想一下深圳的科技园,基本上也就有概念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她周边围绕着IT、电信方面大大小小几百家公司。当时,还天真地想:如果爱立信哪天被华为搞倒了,这些公司估计都得搬到深圳坂田去,否则只有喝“西北风”了。

在Kista的东南角上,找到了华为的Logo。一座不大的四层小楼。如果仅从建筑上看,谁也不会联想到这是一家来自中国,年销售额超过千亿人民币或瑞典克朗的电信公司。更不可能想象,她竟然是爱立信的竞争对手。从旅馆找到华为公司,也确实费了一些功夫,因为旅馆人员不知道华为公司。既然不知道华为公司,总应该知道爱立信吧,估摸着公司应该离爱立信不远,因为公司一向是贴身跟随战术。所以,一路上问爱立信在哪里。经过在爱立信的楼宇之间穿梭一番,终于看到熟悉的Logo标志。 虽然找到了公司所在的不起眼小楼,但是更让我失望的是:我心中的“神”,经过几番美化的“神”,原来不是那么“玉树临风”,“高大潇洒”。几座没有什么特点的写字楼,窄窄的街道,正在整修的马路,老气的总部小楼。简直就不能跟华为公司总部基地相提并论。难道这真是传说中“带头大哥”——爱立信?如果这是一件商品,我一定会固执地认为它是“山寨货”,“李鬼版”。于是,开始疑惑了,脑袋中全是问号。经过苦苦挣扎,终于从神的世界回到人的世界,同时也不自觉地感慨人脑的想象能力和美化能力是多么强大!

缓慢的节奏

对于已经习惯了“风风火火”做事的中国人来说,瑞典式的修路方式,多半是不能接受的。一条长约一公里的柏油马路,大半年都是处于“深挖坑”的状态,至于有没有“广积粮”,咱也不知道。工作现场工人比较少,却总能看到各种各样工程机械在工作。我属于不幸的人,大部份时间看到的确实是机械在“偷懒”,一动不动呆着。为什么?工人下班了。瑞典人工比较贵。工人少,比较容易理解。但是,让人费解的是,他们似乎也没有快起来的意思。像我这种来自中国的人,看惯了国内热火朝天的景象,真想在他们屁股上踢上两脚,但是,那是我们的世界。在他们心中,这才是他们的工作方式——一切按照计划来,不需要慌忙。每天只干那么多,计划完成就是了。我想,在他们思维世界里,一定想不清楚为什么中国会在短期内变化那么快?

慢慢地,夏天到了。我所看到的是很多机器在早上6点钟开始动起来,然后8点多就“歇菜”了,不动了,工人似乎是下班了。不过,傍晚6、7点中,它们似乎又动起来。但是,我敢打赌,他们晚上8点钟以后,绝对又不动了。 更让我想不通的是,修路工人进入7月以后,也和所有人一样,开始休“暑假”,旅游、度假、玩游艇去了。瑞典规定:工人有每年休4~6周年假的权力。惨不忍睹的是面目全非的道路要静静躺上一个多月。在国内,我长这么大,还没见过那条路会因为工人休假而暂时停止工程进展。似乎“勤劳、勇敢”这些形容词是上天为中国人创造出来的。真不知道这些发达国家的竞争力到底在哪里?

将近一年了,终于有一天,这段马路按计划修成了。带着挑剔的眼光去审视这条马路,似乎还真挑不出毛病。路面很平整,花坛、草地、电线杆搞得很到位,两边人行道上的磁砖铺得相当平整。“慢工出细活”,此话倒是不虚。似乎慢也有它慢的道理,至少不用扒了再修,修了再扒,搞了一堆的“监理”也无济于事。

探路

在瑞研所开始工作的一段时间里,住处离办公场所比较远。为了督促自己锻炼身体,下班和同事总是走回家。据说他们以前走到家需要1小时50分钟左右。第一次,我跟着走,因为对于新搬的地方还没有什么概念。走了一次以后,发现其实不需要走这么远,因为以前我在另外一块大林子和草地跑过步,知道有另外一个地下隧道可以走,这样可以避免绕过高速公路。心里这么想,第二天就这么尝试了。虽然有点信心,但是还是战战兢兢。还算老天帮忙,终于在我熟悉的地块和昨天新熟悉的地块之间,凭着看太阳的角度和看飞机的起落辨方向(我们住处几公里处有个飞机场,也是辨别方向的好方法),闯出了一条路,平平安安顺利回家。总时间1小时25分钟,进了一步。

第二天,坐公交上班,这个公交也真是绕,在居民区里转了好几个弯。比较意外的是,从车窗看到一座公路桥,而公路桥的一边是我前面走路穿过的草地。从位置上判断,如果从这个桥下越过高速公路的话,回家应该路程更短,因为昨天确实在居民区里走冤枉路了。于是,第三天从桥下越过,闯过一个陌生的草地。有了两次稍微冤枉的经历,从位置上估计草地的另外一头应该就是我们熟悉的路,至少前两次有一次的路就在前面,而且更近。心理七上八下地穿过草地(毕竟周边不熟悉,有些紧张,但是大不了走回头路,大侠不妨重新来过,玩“仙剑奇侠传”就是这个玩法),终于找到了熟悉的地标,回到了熟悉的路,又一次顺利回到家。看看表,总共用时1小时10分钟,这个成绩着实让同屋的同事感到吃惊,没人想过会这么短,毕竟沿着公路坐车都需要30分钟左右。

过了很多天,周末无所事事(如果有人海外一个人待过,这种情形比较容易理解),坐在林子边胡思乱想,我倒认为自己琢磨出了一个道理:一个人知道他的目标和努力方向后,需要不断地尝试、摸索一些陌生领域,尽管不知道为什么。然后呢,在这些未知领域积累的正面的、负面的经验基础上,才有可能到达先前设定的目标。正是因为这些领域是未知领域,所以,没有人能够事先确定这些尝试是成功,还是失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怎样,将来某个自己不能确定的时刻,这些教训和经验将成为别人无法仿效的,达成目标的法宝。没有先前几次跑步探路经历,没有别人带领走出一条“冤枉路”的经历,没有坐公交车的经历,这个1小时10分钟回家的奇迹是不可能诞生的。天地良心,当时跑步探路仅仅是为了锻炼身体和熟悉周边环境,坐车那是因为前一天走路累了,走路怕迟到。根本就没有想过,这些跑步经历、坐车经历会对下一次自己回家优化路线,寻找最短路径有帮助。

很多事情的成功是偶然,甚至是和机缘有关系。既然这个前提成立,那么为什么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总是要讲清楚,或者穷举事情价值后,才能小心翼翼地做呢?至少,没有曾经漫无目的地跑步,不曾在意地公交乘车,也许我永远只能沿着前人探出的路,天天重复1小时50分钟。

有序运转

天天走路固然好,但是总会遇见雨天。雨天去去穿林子,过草地似乎还是有一些难度。这样,最好坐公交(地铁太绕了)。瑞典的公交还算发达,和国内比,只有两字:人少。公交车很少坐满,但是公交基本都是好车,坐着也比较舒服。多坐了几回,倒是发现了一个现象:很多人会集中在一些点上来。在此之前,很少发现很多人在车站上傻等。很不幸,我就是那种比较傻群体中的一员。之所以有这个现象,瑞典公交车基本上都会按照预先规定的时间,前后很少超过两三分钟到达指定车站。至少,我很少遇到比预先时间晚到2分钟以上的现象,也从来没有遇到过提前一分钟到达的。

后来在瑞典呆的时间长了,也知道了。其实,不光公交车(Bus),有轨公交(Tram),地铁(metro),小火车(commuter)都是一样,准点到达,准点离开。所以,在网上查询到达目的地的时间很方便,包括你换乘交通工具精确等待时间,也基本上很少误点。国内其实公交没有这种现象。国情不一样,咱人多,搞起来不容易。这个咱必须承认。但是,有一点也许大家忽略了,整个中国社会不能搞的事情,并不代表在较小的团体中不能搞。我们公司已经比较小了,但是我们公司的穿梭巴士的误差是肯定比瑞典公交大的。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人家有序惯了,如果突然哪个环节变得无序,也许他们会感觉不舒服,这叫文化。

而在国内,我们会有一千个理由支持无序:我们无力改变大环境!就这么一句话,其实,我们连营造有序小环境的努力也放弃了。无序状态下典型的特点:每个人都感觉很努力,很辛苦,但是整个组织绩效不明显。

 上一页 [1][2] 下一页

来源:

延伸阅读

 
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 版权所有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郑重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包括: 文字、图片、音视或视频,不代表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观点。
联系方式:usaphoenixnews@gmail.com     页面执行时间:20.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