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今天是2024-04-19
网站首页 >> 生活采风 >> 正文

琴台客聚:和陸穎魚去看陸詠端

发布日期:2019-09-18 00:00:00

葉 輝

 這一天,和陸穎魚去看陸詠端。告訴陸穎魚:長久的期待,只為了這最後一幕:劇院一定要夠高,夠大,才可以容得下那麼多的,縱縱橫橫的,井然有序的「海人」,才可以容得下一段又一段,時而短凝、時而fast-forward的,愛與死。

 整個舞台就只有那麼一大幅的「海人」拼圖,白的,藍的,惘惘的交織,明淨而簡約的追憶。

 那麼一大幅的「海人」拼圖,像一座巨大的書架,裡面裝著的,是一頁又一頁的青春殘酷物語,笑與淚,永遠不再的童年;是一本又一本啟蒙之書,成長之書,奇想之書,以及,悼亡之書。

 啊,那麼一大幅的「海人」拼圖,讓我看見了anamnesis(記憶、記憶法、記憶術),這個字常見於宗教靈修和精神治療的課題,它由an-和amnesis兩部分組成,an-是前綴,帶有against(抵抗、預防、反對……)的含意,那麼,anamnesis所要抵抗、預防、反對的,就是amnesis(失憶、健忘或記憶缺失)。「海人」拼圖彷彿在告訴我們,要終身學習的,可能就是一種本源的記憶術—「拒抗遺忘」或「反抗失憶」。

 那麼一大幅的「海人」拼圖,像一座巨大的骨灰龕,裡面裝著的,是一幕又一幕的青春懺悔錄或青春無悔外一章,同樣是笑與淚,永遠不再的童年,半生的愚騃與執迷,是面向大海的叫喚,是再沒有船和纜的碼頭,有一天連碼頭也消失了,石頭沉到海底了,那時,便剩下骨灰龕裡啼笑因緣。

 那便想起沃格林(Eric Voegelin)的巨著《記憶學》(Anamnesis),它透過連串兒童遊戲的實驗,說明了一個深刻的生命課題:童年經驗是一生記憶的本源,由命名與符號的認知、自我懷疑與焦慮、幻覺與世俗的超驗思維,乃至存在與死亡的概念,莫不如是。沃格林告訴我們,人的一生都貫串了童年意識—他記憶,因為他拒抗遺忘,而他此生不忘的,並不是童年的快樂時光,而是童年的痛苦經歷。

 那麼一大幅的「海人」拼圖,原來是一個明淨如海、淡淡如獨行人的亂葬崗,在惘惘追憶裡堆疊,猶如納木錯—這世上最高的淚水之湖,略鹹,略澀,白的是雲影,藍的是湖光,那就有點失神了,再分不清是逝水之門,還是天堂的迴旋處。

 《記憶學》最深刻的發現,就是人的一生記憶原來就是跟自己的童年對話,有時甚或是一種「潛隱記憶」(cryptomnesia),那是說,最熟悉的事物被誤認是最新鮮的,甚或不自覺地抄襲自己過去的想法,以為這是新發現—每一個人都是「記憶移民」,總是將童年時代的夢中回憶,異世的幻視幻聽,當作自己的現世經歷。

 「海人」的創造者是張家敏,她是「石頭公主」的創造者陸詠端的摯友,海有一天填得很遠很遠了,石有一天沉得很深很深了,但天不老地不老,但海不枯石不爛,老去的,枯爛的,只是時間,「最好可能是永不」的童年。

 那麼一大幅的「海人」拼圖,彭秀慧在謝幕時是看不見的,那時和陸穎魚在台下看她,忽爾想起亡友李國威的兩行詩:一生的愛有千種惱/只為這盛開的容顏。啊,那藍,那白,那不枯的海,那不爛的石,原來都是記憶裡剎那的曇花,再見不再見,猶如tobeornottobe,好的,一幕就夠了,別的都不重要了,謝謝彭秀慧、陸詠端和張家敏,容我借用你們的祝福,跟身旁的陸穎魚說:May god be with you。

来源:香港文匯報

延伸阅读

 
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 版权所有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郑重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包括: 文字、图片、音视或视频,不代表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观点。
联系方式:usaphoenixnews@gmail.com     页面执行时间:22.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