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今天是2024-04-19
网站首页 >> 凤凰随笔 >> 正文

如果有人说“满大街都是圣人”,你愿意相信吗?

发布日期:2019-09-11 00:00:00
    儒家凭什么敢说“满大街都是圣人”?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圣人就如同这个名称本身一样,是一个神圣、高贵的,在中国人心目中标志着最为完美、境界最高的人格的名词。

    从古至今,被称为圣人的人是罕见的。例如被司马迁尊为“至圣”的孔子,“亚圣”是孟子。除此而外,还有“武圣”关羽、“医圣”张仲景、“茶圣”陆羽、“酒圣”杜康等等,几乎各个行业都有“超凡入圣”的。

    但这些行业性质的“圣人”要么是某个领域的开山鼻祖或集大成者,要么虽然不是行业里的魁首,但因为其独特的人格魅力而备受人尊崇。但这些“圣人”与孔子、孟子“圣人”称号是有着根本差别的。孔子、孟子的“圣人”称号,既是对他们学说的尊崇,也包含着后世人们对他们完美人格的敬仰。

    古语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可见在人们的心目里,圣人是能够实现思想和言行彻底无过错的人。一个人成长的历程,就是一个不断修正自己的内心和言行,纠正自己错误的思想和行为,努力完善自己人格的过程。但真正能够让自己的人格趋于完美的,终究是凤毛麟角。

    但明朝的时候,有人却说“满大街都是圣人”。而且这样的论断不是偶尔说了一次,而是反复被宣扬。“圣人稀缺”与“圣人遍布”,这两者难道矛盾了吗?

    人是万物中最富灵性的生物,是社会关系中最核心的因素。所以,关于人性的本质,是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哲学家苦思冥想,孜孜以求地想揭开底牌的课题。从人类文明史和思想史的角度来看,人性本质几乎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孔子关于人性只说过“食色,性也”的简短话语,此外孔子再没有就人性问题做过深入阐述。孟子估计是世界上最早,也是最为系统地研究人性问题的思想家。

    孟子关于人性的本质,很为精辟地总结出了“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由这“四端”,孟子得出了“人性本善”的结论。

    关于孟子的这个结论,我曾经在自媒体上专门撰写文章进行过探讨。我认为孟子的这个结论更加接近现代量子物理学中的“薛定谔的猫”原理。在此并不多做饶舌,希望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我的文章列表里翻阅《我们可能错误理解了人性,孟子的性善论断似乎更像“薛定谔的猫”》这篇文章。

    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对于人性的论述是相当丰富,由此而引发的争议也是相当激烈的。例如公孙龙、荀子就坚持人性本恶的论调。荀子是儒家大师,但他教出的两个学生韩非子、李斯,却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虽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儒家教出了法家,估计就与荀子思想里的性恶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对人性本质的探索并没有因为百家争鸣的黯淡而停歇,直到今天依然是心理学、行为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人性的本质,在佛教被称之为“本心”,即人心的本来面目。这些先哲们认为,一个人,在突然遇到某个问题的第一反应,也就是摆脱了情感、欲望、知识、道德、法律等束缚,那种源自本能的反应,就是人心的本来面目。这个本来面目,是一切人都具备的。

    南宋时期有个叫杨简的人,在第一次遇到当时的儒家大师,也是哲学家的陆九渊的时候,就发问:“人的本心如何?”陆九渊当时就引用孟子的“四端”说给予了回答。看见病弱、残疾、危困、苦难,而不由自主地产生同情心,就是“仁”的开始;明白什么是光荣、什么是羞耻,就是“义”的开始;面对利益知道推让,就是“礼”的开始;对于一件事情能够分辨对错,就是“智”的开始。

    而杨简却说:“‘四端’我在孩提时代就已经倒背如流了,但始终不明白人的本心究竟是什么?”杨简当时担任富阳县主簿,两人谈话的档口刚好有人鸣冤告状,杨简就前往公堂很快处理了这起民间纠纷案。

    杨简回来之后,陆九渊就说,刚才你判断这起纠纷案,就说明你知道其中的是非曲直,明白谁对谁错。引导你你判断对错的,就是你的本心。杨简依然不明白,就追问陆九渊:“仅仅就这个吗?”陆九渊厉声问杨简:“那你还要什么?”于是,杨简立即领悟了其中的道理,并且倒头就拜,成了陆九渊很有成就的弟子

    到了明朝的时候,儒家又一个大师王阳明在人的本性研究上再前进了一步,将人的本性称之为“良知”。王阳明到了晚年的时候,反反复复给学生讲的就是“致良知”这三个字。于是,“致良知”也被看做是王阳明学说的核心,王阳明的学说也因此而被后世人称作“心学”。

    王阳明的学生里,曾经有人做过这样一件有趣的事。有个学生半夜起来的时候,无意间抓住了一个入室偷盗的贼。为了感化和教育这个贼,这学生就给贼讲“致良知”,也就是保护和维持自己的本性的道理。

    谁料,这贼冥顽不灵,听了半天不明所以,就略带调侃地问王阳明的学生:“请问,我的良知在哪里啊?”言外之意,我都沦落到偷盗为生了,哪里还有良知在。那晚天气很热,于是那学生就请贼脱掉衣服,这贼遵照意思脱掉了外衣。接着,这学生又请贼脱掉内衣,贼也照办。等到学生请贼脱掉裤子的时候,这贼急了,说:“这怕不妥当吧!”那学生接着就说:“看,这就是你的良知。”

    无论是谁,当着外人的面脱掉裤子都是一个感觉羞耻和难堪的事。能够感觉到羞耻和难堪,就说明在这个人的心里具备着最基本的是非分辨能力。贼在“脱裤子”这件事上的迟疑,就说明他良知未泯。

    按照王阳明的“心学”思想,良知既是一个人对待事物的第一反应或本能,也是任何一个人最基本、最后的底线,是闪耀在人内心深处亮光。王阳明对儒家思想最大的贡献在于,他将儒家重要经典《大学》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纲”和“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目,用“致良知”这三个字高度概括。“明明德”就是明白最美好的品德,构建最完美的人格,而实现这个目标,唯一的途径就是“致良知”。

    王阳明在著作《传习录》里曾经说:“人心是天渊,无所不赅。原是一个天,只为私欲障碍,则天之本体失了……如今念念致良知……则本体已复,便是天渊了。”这段话的核心思想和佛教的著名经典《华严经》里“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中心思想几乎完全一致。源于中国的儒家思想与大乘佛教思想在这里彻底实现了“同归而殊途”。

    连冥顽不灵、品行不端的贼都有良知。正因为有这个活生生的例证,于是王阳明的学生们常常对人宣扬:“满大街都是圣人”。也就是说,普天之下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圣人,或者说具备成为圣人的潜质。

    来源:观点与视角
来源:

延伸阅读

 
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 版权所有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郑重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包括: 文字、图片、音视或视频,不代表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观点。
联系方式:usaphoenixnews@gmail.com     页面执行时间:21.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