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今天是2024-04-23
网站首页 >> 凤凰随笔 >> 正文

富二代享乐是对社会的贡献吗?

发布日期:2019-08-20 00:00:00
    一位富二代,家里有钱,他平日的行事作风是花花公子,喜爱奢侈消费。比如说,他常邀朋友唱歌喝酒,动辄点上千块酒水,一晚下来,几万元如流水。他喜欢邀请姑娘结伴出游,一路上少不得他花钱。至于其他方面的大手大脚,一年下来,百八十万的花销,大概都算少的吧。

    有人认为,有钱人奢侈,对他自家可能是坏事,对社会而言,却是在做贡献。他那挥金如土,纵情声色,养活了很多倚此发财的商家老板。有钱人不去奢侈消费,那些侍酒生服务小妹,他们到哪赚这个钱?

    这样的道理对不对呢?听起来毫无破绽,很是那么一回事。

    等一等,如果这个说法成立,岂不是违背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这些美德教导我们,应当克制物欲,要勤俭节约,日子才能越过越好。这两种说法,哪一样才是正确的呢?

    事实上,关于浪费好还是节约好,经济学界一直有争议。争议的背后是两个经济学门派的分野。

    19世纪,法国经济学家巴斯夏写了一篇著名的文章《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开篇就讲破窗谬误,可以用来解释这个问题。

    一个顽童砸了一扇窗户玻璃,这是好事还是坏事?按照前面的说法,当然算是好事啦。“如果玻璃老是不破,要玻璃工干什么呀。”

    顽童砸玻璃,给玻璃工带来6个法郎的生意。玻璃工赚到6个法郎,他会拿这个钱去消费,买鞋,于是给鞋匠带来生意。周而复始,所有人都有活儿干。砸玻璃的那个顽童,反倒成了发展经济的有功者。

    这个理论后来被发扬光大,成为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理论“。简单地说,应该重视需求。生产无力,是因为需求不足,民众不愿意花钱,就要想方设法让他们花钱。即使这个钱看起来浪费,对经济发展也是有好处的。

    早在凯恩斯之前的巴斯夏,他就说,这个理论纯粹是胡扯。如果破坏反倒成好事,为什么要等那位顽童砸玻璃,直接把房子拆了,岂不是创造更多经济机会?

    消费就是消耗,直接后果是财货减少。纵情于声色犬马的享乐,固然是他本人自由,也能惠及一些人,但是他的那套说法却是错误的。

    享乐消费不是生产,不能带来财富的产出。只有把钱置于生产,才能源源不断地创造财富。这也是花花公子和企业家的区别。这位朋友如果不把钱花在纵酒,这些领域的劳动者,他们也会到其他领域继续工作;如果他的钱花在在投资,能帮助到的人,显然会更多。

来源:

延伸阅读

 
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 版权所有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郑重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包括: 文字、图片、音视或视频,不代表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观点。
联系方式:usaphoenixnews@gmail.com     页面执行时间:22.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