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今天是2024-04-26
网站首页 >> 生活采风 >> 正文

生活語絲:派錢和消費券

发布日期:2019-07-04 00:00:00

吳康民

 澳門去年和今年都向每位有身份證的居民派錢,永久居民五千,臨時居民三千。台灣馬英九則為居民派消費券,用之購物消費。原來杭州為刺激內需,春節也派消費券。中小學生每人一百,其他六十多萬企業退休人員,困難群體每人兩百,市政府在春節前夕,大約派發了一億元。

 澳門和台灣,是人人有份,不分貧富,杭州則是有條件的。香港也有人提倡派錢或消費券,但特區政府卻採取了增發老人生果金、減免稅項和補貼電費等措施。

 人人有份的發放金錢,當然皆大歡喜,手續簡單,減少行政費用和印發防偽消費券的麻煩。但要刺激消費,避免把現金儲蓄起來,還是消費券好使好用。

 至於間接的津貼,如減稅、減租、豁免差餉之類,卻缺乏轟動效應。

 消費券的好處是可以規定為短期的即時消費,過期作廢,對拉動內需起立竿見影的作用。

 但消費券如果人人有份,在經濟學上便會產生「消費擠出效應」。有錢人把原應消費的錢儲起來,先用消費券代替,實際上並不增加總的消費支出。所以杭州市採用的是針對退休人員、困難群體、中小學生來發放,因此調查統計以及發放安排的行政費用便較大。

 中國人有「積穀防饑」的觀念,無論貧富都養成儲蓄的習慣。不像西方,特別是美國人總喜歡超前消費,即家家都欠上一屁股債,利用信用卡來「碌爆卡」。因此,改革開放以來,民間由於經濟騰飛積累了不少財富,各方面應研究如何持續刺激一般群眾的消費慾望,才是拉動內需的正途。光靠發點消費券,派點金錢,只是起宣傳作用,並非觸及根本。

来源:香港文匯報

延伸阅读

 
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 版权所有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郑重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包括: 文字、图片、音视或视频,不代表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观点。
联系方式:usaphoenixnews@gmail.com     页面执行时间:24.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