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今天是2024-04-26
网站首页 >> 谈古论今 >> 正文

南腔北调|蔡元培寄予厚望的世界语,如何销声匿迹

发布日期:2019-01-18 00:00:00
    编者按:地分南北,十里难同音。亿万口舌,吐千百言语。腔调各异,人心不同,一座文化巴别塔,难倒古今贤人。

    往期回顾

    南腔北调|究竟多少方言与中华民国国语失之交臂?

    作者|李开周,专栏作家,著有《武侠物理》、《武侠化学》、《吃一场有趣的宋朝饭局》等书。本文为网易历史频道独家稿件

    1913年大年初一,上午九点,上海南京路上,有一支队伍正在游行。

    这支队伍总共只有二十四个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年纪最大的四十多岁,年纪最小的十几岁而已。他们穿着打扮不同,有的西装革履,有的长袍马褂,还有几个女孩子,穿着蓝衫黑裙的学生装。但每人衣服前襟上都别着一颗圆圆的金属徽章,徽章上印着一些洋字母,看上去既像英文,也像俄文,无论你用英文去读,还是用俄文去读,都读不太懂。再看他们手上,都有一叠厚厚的传单,传单上印着中文,也印着洋文,那洋文就跟徽章上的洋文一样,不英不俄,更不是汉语拼音。

    

    清末民初的上海街头

    这些人拿着传单,别着徽章,在南京路上排成一个小小的纵队,浩浩荡荡向东进发。领头的是个中年胖子,他步履矫健,精神焕发,左手拿传单,右手举着一面绿色小旗,旗帜左上角有一个白色的方块,白方块里绣着一个绿色的五角星。

    这天是晴天,朝阳初升,万里无云,小风从东吹来,那面绿旗扑啦啦作响。路上行人如织,汽车、马车、黄包车鱼贯而过,偶尔有人停下来,好奇地瞅着这支游行队伍。那中年胖子领队马上跑过去跟人家搭讪,还抽出一张传单塞给人家。街边玩耍的小赤佬好奇心更重,嘻嘻哈哈跟在后面跑,将这支队伍变得庞大起来。

    在南京路上走不多时,这支队伍转而向北,穿街过巷,七弯八绕,哪里人多就往哪里钻。他们穿过中国公园,穿过北四川路,中午时分抵达江湾车站,在车站广场发了一阵传单,做了一番演讲,最后在车站后面的玉佛寺空地上稍作休整、合影留念。

    

    心怀革命的青年支持世界语推广

    这些人在干嘛呢?我们不知道,当时绝大多数上海人也不知道。好在几天以后,新闻媒体在一篇报道里说明了原委:

    世界语为交通之利器,大同之先河,久已风行欧美。支那不通此语,是自绝于世界也。此语不普及于支那,是自外于大同也。以是热心社会家日挟其悲悯之怀,莫不以普及此语为务。然而近岁以来,学社设矣,报刊书矣,传习所立矣,而此语之无大影响于支那也如故,岂人群之不欢迎欤?抑传播之力有未尽也?同志忧焉,乃聚而群策,世界语同志旅行团应时而生也。

    此团产于阴历癸丑元旦,陆式卿、姚明仁、郑钟汉三君发布小启,约于是日旅行。同仁届期踊跃偕来,九时出发,绿色之五角星旗飞展于前,团员襟佩徽章鱼贯于后,各携劝学书册,且行且以赠人……

    也就是说,前面所说的那支游行队伍,名字叫做“世界语同志旅行团”,该团之所以出来游行,是为了向国民宣传和普及世界语。

    世界语又是什么东西呢?它是一百多年前由一个波兰籍犹太人发明的国际通用语。

    

    柴门霍夫

    一说国际通用语,我们总是会想到英语。没错,就普及程度而言,英语确实称得上国际通用语,但它并不是发明出来的语言,至少不是被某一个人发明的语言。像其他大多数语言一样,英语拥有深厚的文化根基,拥有悠久的进化历史,经过了很多代的演化和变异。世界语则不然,它有点儿像计算机编程语言,属于无中生有的人工语言,它的语法、写法和读法,都是人为设计的结果,而不是自然形成的。

    这门语言的创立者名叫柴门霍夫。

    柴门霍夫的职业是眼科医生,但他同时又是一个语言天才,从小就精通十几门语言。为了消除因为语言隔阂而拉大的民族仇恨,他结合俄语、德语、法语、波兰语等等语言的语法和词汇,历时十年创造了一门全新的语言。这门语言语法简洁,拼读尤其简洁,比英语好学得多。

    

    世界语字母表

    英语有二十六个字母,字母读音和字母在单词里的读音并不一致。柴门霍夫创立的这门语言有二十八个字母,字母读音和字母在单词里的读音一致,你只要掌握了每个字母的读音和最基本的拼读规律,就能准确无误地读出每一个生词,完全不需要音标,更不需要找老师教。

    最初,柴门霍夫把他发明的这门语言叫作“La Lingvo Internacia”,意思是“国际语言”;后来他改称这门语言为“Esperanto”,意思是“希望者”。柴门霍夫认为,两个不同母语的族群进行交流,无论使用哪一方的母语,对另一方都不公平,如果使用第三方的自然语言,双方又必须付出长期的学习成本。举例言之,小明是日本人,小芳是法国人,两人用日语交流,对小芳不公平;用法语交流,对小明不公平;当然,他们可以使用英语,前提是两人都曾经在英语学习上花费过几年甚至更长的精力。世界语则不然,它不是任何一个族群的母语,只是一门中立的人工语言,这门语言学起来又特别容易,为不同族群之间进行平等交流带来了希望。

    这门语言诞生不久,首先在欧洲受到了一些革命者和无政府主义者的欢迎,随后在清朝末年传到中国。中国人怎么称呼这门语言呢?有人将其原名Esperanto音译成“爱斯不难读”,有人借用日本人的意译,称其为“世界语”。实际上,Esperanto的正确读音应该是“爱斯坡兰头”,其中“兰”这个音还带弹舌,跟“爱思不难读”差别还是蛮大的,还是意译成“世界语”更靠谱。

    

    世界语的世界地图,勾画着当年的格局

    清末中国人接触世界语,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去日本留学的学生在日本高校见到了教授世界语的培训班,一是去俄国经商的商人在俄国边境遇见了许多学习并使用世界语作为贸易用语的远东华裔和其他族裔。这些商人和留学生归国之后,掀起了学习世界语的一股风潮。

    本文开头描写的那支游行队伍,领队名叫陆式卿(又名陆式楷、陆世凯),他就是清朝末年最早接触并传播世界语的那批中国人之一。他跟俄国人学会了世界语,然后在上海创办世界语学报,创办世界语讲习班。为了让普罗大众了解世界语,他还定期组织学员上街宣讲。

    上海是中国最早开班教学世界语的城市,北京要稍晚一点儿。辛亥革命元老和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早年在德国学过世界语,1904年起就开始在国内推广世界语。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刚成立,担任教育总长的蔡元培就通令全国师范院校将世界语列为选修科目。不过要到1917年,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之后,在他的亲自推动下,北京才出现第一个世界语选修班。

    

    热心于世界语的蔡元培

    该选修班设在北大,隶属北大文科教务处,全称“北京大学世界语班”。北大师生可以免费报名学习,校外人士则要缴纳三块大洋的学费。选修班分成甲、乙两班,甲班在每星期二和星期四的晚上七点半到九点上课,乙班在每星期日的上午九点到十二点上课。不管甲班还是乙班,每周都是三个课时,学满六十个课时即可结业,北大会发给一张结业证书。

    那可是一门全新的语言耶!六十个课时是不是太短了呢?能保证学员学会吗?理论上是可以的。前面说过,世界语非常容易拼读,语法非常简洁,学员只需要记住几百个单词和最基本的词缀,就能记住几万个派生出来的新单词,而且还能保证其他世界语学员听得懂这些单词。

    问题在于,世界语学起来如此简单,却始终没能火起来,时至今日,它不但没有成为全球普及的国际通用语,而且了解它的人还越来越少了,这是为什么呢?

    直接原因是来自政治上的打压。柴门霍夫发明世界语的初衷,是让人类能够掌握一门不带任何种族背景和政治色彩的中立语言。可柴门霍夫是犹太人,世界语又带有明显的斯拉夫口音,所以这门语言天生就沾染上种族的味道,那些高高在上的欧洲种族主义者不但不屑于学它,还歧视所有学它的人。俄国大革命时期,一些无政府主义者和布尔什维克用世界语进行通讯,于是不明真相的统治者又把世界语当成了共产主义者的暗语,在打击共产主义的同时也严厉打击世界语。这就像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由于柔石、丁玲、巴金、鲁迅、陈独秀等左派知识分子都学过或者支持过世界语,所以国民党政府就将世界语视为洪水猛兽。

    比政治打压更深层的原因,是世界语天然缺乏文化土壤,它没有历史积淀,没有文学积淀,没有丰富的经典可以读,没有生动的俚语可以用。事实上,为了让交流更客观更准确,柴门霍夫从一开始就反对在世界语中使用俚语,这些因素都把世界语变成了一种干巴巴的没有趣味的语言,自然也成了少人问津的语言。
来源:

延伸阅读

 
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 版权所有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郑重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包括: 文字、图片、音视或视频,不代表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观点。
联系方式:usaphoenixnews@gmail.com     页面执行时间:21.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