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今天是2024-04-19
网站首页 >> 情感驿站 >> 正文

唐人街是浓浓的乡情温暖的家(2)

发布日期:2018-12-08 00:00:00

那是2003的年4月,香港新界名门旺族戴氏家庭,因为债务问题而将唐人街东部地段一栋37000平方尺的地标建筑--红砖屋出售给了一位英国人。于是这一建筑内17个商户的命运也就发生了变化。租约届满之后,新的业主要加租三到五倍,同时华人在英国经济建树的象征之一的六角亭也要拆除。于是在鸡年的农历新年期间,本当热热闹闹欢度佳节的时刻,唐人街的商号、华人,不得不发起一场救亡行动,来拯救自己的家园。不仅仅是商户,红砖屋、六角亭还牵动了伦敦整个华人社区的心。人们用寄名信片的方式,向唐人街所在的西敏寺市议会表示不满,并游说市政府进行公开的咨询。华人社区认为,虽然西敏寺市议会表示对重建项目并不知情,开始时还对西敏寺市议会有幻想,但目前的行动已表明,站出来保护自己的权益,才是最实际的做法。

一有风吹草动,唐人街就会面临灭顶之灾。但即使是如此,我们有多少人能够意识到这种随时可以降临的危难呢?有人可能会漫不经心地说,唐人街消失就消失了吧,用得着这么上心吗?我们还是来听一听伦敦老华侨的话吧:“唐人街的租金可以讲是地王。重要的不单是向市政府纳的税。唐人街之所以有今天,是我们华人辛苦工作的结果。运动开始以来,很多老华侨讲,上世纪50、60年代,这里主要是红灯区、丽人街,是卖旧电器的。是我们50年用血汗辛劳,换来今天的环境。俗语说,瘦田无人耕、耕开有人争。耕瘦田的是我们华人,现在想分一杯羹的是发展商。”一夕的变局,华人几十年的心血就可能白白消失了。

对于蒙特利尔唐人街来说,她还见证着我们老一辈华人华侨的沧桑。就是在这唐人街,我亲眼目睹了那份“人头税”的纸。满含心酸与血泪的老人们,至今还住在这一带。

可惜的是,唐人街常常是麻木的。不仅对随时可能降临的危局是淡漠的,对自己的命运也同样是淡漠的。我们不知道,随时都会隐降临的危局,会不会降临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上。人们不知道,我们的外部世界,那个“有色眼镜”是多么的可怕。

《今晚不去唐人街》,是蒙特利尔华人圈子里的知名作者江湖先生在《蒙城华人报》上发表过的一篇文章。我很喜欢这篇文章。江湖从一部电影说起,给我们描述了“有色眼镜”是如何形成的。作者与一位白人朋友一起去看的这部电影。看完这部电影之后,这位朋友和作者一起沉默地走出电影院。“在阳光下,他面色凝重,看我的时候形容怪异,好像刚发现我是个异类,他说:我改主意了,今晚不去唐人街。”

在我们无法掌握的外部世界中,任何一件事情,都会给我们,给我们的唐人街造成最坏的影响。这个世界还远远没有进化到人们能够理性地看待美与丑,善与恶的地步。难道我们就这样听任这个世界由一些我们并不欣赏的人在那里渲染她的颜色?难道我们对此有什么样的所做为了吗?作者的心情我是能够理解的。作者在结尾写道:

“这部影片和这些言论,还没有从坡上俯冲而下,就被建筑群中耸立的千年象形文字化解得无影无踪,在由四座牌楼象征性地构筑成的福天洞地里,社团和众多的侨领们怡然自得,这个人群的哨兵早已溜号,消息树也不见了踪影。唐人街里景象万千,阴谋和绞杀从没有间断,人们蝇营狗苟,有人正在诅咒,有人正拍着胸脯自吹自擂。有一天我也混迹其中,打着饱嗝,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摇头晃脑悠闲度步。”

淡漠,就是助长了我们的不幸的发生。

早年间,海外中国人回国不易。在国内的中国人出国也不易。我还在国内的时候,一位亲戚出国了,到了唐人街了,回国后以一种兴奋的心情给我讲见闻,提起唐人街来好像在是在讲述一个梦幻的世界,让我憧憬不已。可以说,唐人街是每一个中国的人的梦,是一叶漂泊于海外的小舟,是我们精神的家园。她承载了我们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多少的恩恩怨怨,多少的欢乐与苦涩的情感。唐人街已经变成了我们文化当中的一个符号。

不知道伦敦唐人街的危局是否已经过去了;不知道法拉胜的唐人街是不是开始了商业街区改进计划的实施;不知道蒙特利尔唐人街国文化宫而掀起的喧嚣是不是已经沉寂下来;不知道多伦多的唐人街是不是又多一些像陆斌一样的义务清扫员。让我们为我们的唐人街祈祷、祝福吧!

来源:

延伸阅读

 
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 版权所有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郑重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包括: 文字、图片、音视或视频,不代表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观点。
联系方式:usaphoenixnews@gmail.com     页面执行时间:20.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