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今天是2024-04-25
网站首页 >> 留学故事 >> 正文

我的瑞典留学生活

发布日期:2018-12-08 00:00:00

一、学习的收获

1、发奋学习,两月突破语言关

在去瑞典之前,我连一句瑞典语都不会说。学长告诉我,学语言不能急,到了四五个月的时候,自然而然就能听得懂,说得出了。我一共才去十一个月,四五个月差不多要占到我交流时间的一半,我不能等这个“自然而然”。为了尽快跟上学校学习的教学进度,我发扬“中国学生勤奋好学的优良传统”,在学校努力听,使劲记;回到家发奋苦读,每天我用6小时学习瑞典语。苍天不负苦心人,仅仅两个月,我的瑞典语就可以上课听得懂,下课讲得出了。正因为我很快就过了“语言关”,也便很快就跟上了学习进度。

2、再接再厉,十月通过十门课

越过了语言障碍,我与班级同学同步学习,同步考试。瑞典的中学与大学相似,学生可以在一定的范围选修课程,修完一门考一门。考试成绩没有分数,只有类似于“优良中差”的“MVG”、“VG”、“G”或者“EG”。只要通过,就有学分,修到一定的学分就可以毕业。我没有给“中国”丢脸,我参加学习的所有学科(共10门),都通过了考试,获得了学分。

3、齐头并进,外语再加外国语

在我看来,瑞典语是一门外语。但是对瑞典学生来说,这就是“国语”。我在学校学习,也必须和其他学生一样,选修一门除了英语以外的外语。由于历史的原因,欧洲人很多都会几国外语——这对他们来讲并不是件难事。我首先选择了德语,因为在接触瑞典语之前,听说瑞典语与德语很像,就学了一些德语。后来因为要去西班牙和意大利,我又学习了西班牙语和意大利语。学了这些外语,对我于当地人的接触和交流大有帮助。我与外国人的交流甚至超过了当地学生。在去挪威的旅途中,有很长一段时间在火车上。很多学生都早早地入睡,我却在到处“抓人”。一位德国老人进入了我的“攻击范围”,我们用德语交谈,很快就谈得火热,以致有些同学以为是我碰到了老朋友了。这位老人是欧盟的一位官员,他热情邀请我去欧盟总部布鲁塞尔去做客。

二、生活的享受

1、观念差异,引发冲突

刚去瑞典时,感觉样样都好。可是时间稍长,就会习以为常。特别是在与其他一些交流同学“交流”了以后,感觉自己的家庭什么都不好。北欧的网络普及率超过99%,我却偏巧碰了那个1%;瑞典的电视都数字化了,我家的那台只能收没有付费的3个台;其他人家水果随便吃,我家一个星期吃不到2次水果。这一对比,弄到我心中老大的不爽。对主人妈妈也不像刚来时那样顺从了,矛盾渐渐积累,最终形成了冲突。同学们知道了这事,都劝我换个家庭,他们说,我们活着是为了享受生活,没有必要“忍”着;主人妈妈的说法与同学们惊人的相似。我终于提出要求换家庭。

2、塞翁之马,焉知祸福

新的接待家庭生活条件很好,连同学们都说他们住的地方是“富人区”。尽管瑞典贫富差距很小,但是生活条件还是有好坏之分的。富有的人往忙于工作,加上瑞典人固的有高傲和内敛,使我很难和他们打成一片。有时甚至在我生病的时候,他们也不会显示出我所期待的关爱。他们只是很理智地说“应该去医院”。我是一个比较感性的人,而且我的重要任务是沟通和学习。这样的“冷战”对我的学习基本上没有什么帮助,对沟通更是不利。于是,我就又回到我原来的家庭。中国有句俗话“好马不吃回头草”,我的理解是,哪里有好草就到哪里去,管它是不是“回头草”。重新回来,我和主人妈妈都很珍惜,大家都学会了宽容和协商。我在主人家和妈妈一起承担家务,妈妈也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指导我。

来源:

延伸阅读

 
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 版权所有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郑重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包括: 文字、图片、音视或视频,不代表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观点。
联系方式:usaphoenixnews@gmail.com     页面执行时间:19.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