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漫步在二十米宽平坦的柏油路上,看着穿梭的来来往往的各种车辆;当你坐在树荫下,眺望空中东西南北纵横交错的电网;当你走进大大小小的商场和超市,映入眼帘的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和琳琅满目的货场;当你站在高处远眺蔄山镇,你会看到高耸的楼房连成一片;当你坐在自家的沙发上,望着眼前的电视、电脑和冰箱等齐全的家电,你有些什么感触,或许你能想起些什么,一些似乎不太久远的景象还可以依稀引起你的一些记忆。
八十年代的中国,改革开放的春风已吹遍神州大地,我这个当年是已成家而且有了孩子的民办教师也看到了一线曙光。尽管当时的生活是极度的艰难,但我家也分到了责任田,前几年靠的是独轮小推车和镢头,凭的是我的年轻和体魄,靠的是流不尽的汗水,收获的确实五谷丰登的粮米,换来的是衣食不愁的满心的喜悦和全家人的欢乐。春播秋收,一年又一年,家中添了手扶拖拉机和抽水机,继而又添置了冰箱和电脑,电视也由十二英寸的黑白小电视换成三十二英寸的平板彩电,我的民办教师身份也转正成了国家干部身份的公办教师,美满幸福的生活怎能不使我打心眼里感谢党。
在建市初期,中韩路的变化可谓是翻天覆地。在我的记忆中当时的中韩路只是有两条车道的泥土路,这也是唯一的一条镇级公路。我当时上班经常骑自行车行走在路上,当时汽车也就是太少了,只是有市里的单位才配有汽车,即便如此,也叫人苦不堪言。每逢下雨便道路泥泞,只要一刮风路面上的沙土被风或来往的车辆卷起,扑得你满身加满脸,就是刚换的干净衣服,在这样的道路上走几趟,也就不得不换洗了;像那种黑色的衣服,只要你在中韩路上走一趟,便是灰蓬蓬的了。
大市成立了,是到是该整治中韩路的时候了。当时的镇领导也就是敢想敢干,镇党委一班人及有关方面的专家调查研究制定了以南北中韩路,东西正气路为主干道的三纵九横的交通网,这样的宏伟蓝图。道路是致富造福也是政治经济的基础和命脉。第一刀选中中韩路,要加宽路面至二十米,要铺设成沥青路,那在当时是何等的胸怀和壮志,难怪当时百姓议论纷纷,说是没有多少人车行走,何必修那么宽,那还不是白白浪费许多资源了吗?
然而,领导高瞻远瞩,在一片责难声中还是下定了决心。当然,工程历尽艰难,但终随人愿,一条纵贯南北的交通大动脉竣工了,随后完成了横穿东西正气路,也带动了支干路的工程,现在在蔄山镇公路交通网上再也找不到泥土路了。如今,随着生活的提高,各单位的车辆逐渐增多,只我村我家所在的一条街上七户人家便有四户购买了家庭轿车,每到上下班高峰期时,各种型号各色的汽车、摩托车、电动车川流不息,你就是想横穿公路都难。这时又有议论说,中韩路就再宽十米也不算宽。这也足见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发展变化之大。
如今,站在镇南端的小山顶上放眼北望,镇驻地周围十几里的范围内,各类楼房,如办公楼、住宅楼、厂房大楼,各种商铺、超市自成格局,连成一片,林立高耸。就人的购买力而言,足以使你感慨万千。我所在的村有两百户左右,光是超市、商店就有十家;驻地的家家悦大型超市,万多福购物广场等商场别有一番景象,货物颜色鲜,种类全,百货百客一点不假。商场里的人从早到晚你来我往,有钱了逛商场,休闲了逛商场。这日子不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吗?
好日子来了,镇政府快马加鞭,又瞄准了心得项目,打造一个全民健身公园,这是一个一千多平米集休闲娱乐健身于一体的园区,谁能想到这里几个月前还是一片低效荒芜的废地,而今将成为老百姓活动的一个中心,我也是退休了,喜欢打打门球,我将拭目以待这个年内便见成效的大型工程。
旧貌换新颜,新颜如此,旧貌会是怎样,简直连想都不敢想。旧时有吃个粑粑过个年,八十年代以前也就是解决了温饱,近三十年有党的领导,有改革开放的东风,有大干快上的劲头,我相信日子会越来越富裕,家乡会越来越美好,祖国会越来越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