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今天是2024-04-18
网站首页 >> 凤凰随笔 >> 正文

你是否是“拖延症”患者呢?

发布日期:2018-03-09 00:00:00
    “明明知道有那么多事情堆在眼前:摊开的文件、散乱的衣橱,或者只是一个该打的电话、一封该发出去的邮件,还有自己焦躁不安的小心脏,我们还是边咬着手指甲,边也许只是发呆地说:再呆一会儿,就一下下……”

    “我们都是拖延症”,许多人都从中产生了共鸣。 你是不是也是“拖延症”一员?

    拖延指的是尽管预见到延迟行为会带来不利后果,人们仍然自愿推迟开始或完成某一计划中的任务。拖延在生活中普遍存在,而且会影响到人们的学习、工作、幸福感、身心健康等各个方面。汉斯出版社《心理学进展》期刊有篇文章发现,对任务进行合理的规划以及情绪调节训练有助于减少个体拖延行为,并阐述了人格特质、负性情绪和任务厌恶等因素对拖延行为的影响。

    因素可以分为两类:客体因素和主体因素。客体因素主要包括影响具体拖延行为的任务环境和任务特性,以及影响个人拖延特质形成的外部成长环境;影响拖延的主体因素则包括人格特质和个人能力两个方面。

    客体因素影响拖延任务特性主要包括奖惩时间、外界诱惑、任务厌恶、任务呈现方式和任务结构。拖延是一种稳定的人格特质,在其形成过程中会受到家庭教养方式和学校教育的影响。主体因素,研究最多的是拖延与大五人格之间的关系。除了大五人格所代表的人格特质之外,恐惧失败、完美主义等特质也会影响个体的拖延行为。个人能力也是影响拖延的重要主体因素。

    由于拖延行为的普遍性和诸多弊端已经影响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研究者从行为、认知和情绪的角度提出了许多干预措施。

    拖延的行为干预主要涉及到任务安排、目标明确、任务暴露和外部奖赏等方面。拖延是几种行为之间竞争的结果,因此限制影响个体任务表现的事件的数量,减少个体的决策选项可以降低拖延。

    在认知层面,对拖延行为的干预主要针对的是纠正不合理信念。纠正不合理信念、进行认知重建有利于矫正个体的不合理行为,促使个体对具体任务作出正确反应,比如“按照要求完成任务是必要的”。

    在情绪干预方面,拖延的情绪干预一般先利用理性情绪疗法纠正个体的不合理信念,然后帮助拖延者对抗焦虑:通过放松训练、冥想等方法减少负性情绪,或者通过回忆生活中的愉悦事件来增加积极情绪。

来源:

延伸阅读

 
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 版权所有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郑重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包括: 文字、图片、音视或视频,不代表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观点。
联系方式:usaphoenixnews@gmail.com     页面执行时间:20.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