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今天是2024-04-20
网站首页 >> 凤凰随笔 >> 正文

“坏孩子”有糖吃

发布日期:2018-02-14 00:00:00

李付春

“好孩子”的优势是听话,“坏孩子”的强项是聪明。

有人说,“坏孩子”跟智慧一脉相承,馊点子与聪明紧密相连。读高中时,老师分配给两个学生相同的任务,学校走廊两侧各有一块相同大小的黑板,做壁报用的。老师给每个同学两包黑板漆料,嘱咐用两碗水把漆料稀释均匀后粉刷。“好孩子”听了老师的话,用了两碗凉水稀释后,又用半碗水清洗漆料包,这样稀释得更完全,这样,他的漆料桶里有了两碗半漆料溶液。

“坏孩子”却没有完全听老师的话,他用了一碗半的温水,就把两包黑板漆料稀释好了。接下来他们俩就用刷子各自粉刷不同的两块黑板,“好孩子”从黑板的一头仔仔细细地粉刷,不留一点痕迹。“坏孩子”却用刷子粗略地粉刷一遍,然后用剩下的漆料把遗漏的地方补刷,半个小时的时间没用完,“坏孩子”就把活干完去玩了。

“好孩子”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才刷了一遍,晚饭的铃声响了。“好孩子”的漆料桶里还剩有多半碗漆料,老师事先说好的,这些漆料刷这块黑板是正好的,因此他只好再重新粉刷一次,想办法把剩余的漆料用完。“坏孩子”拿着饭碗去餐厅打饭,路过这里,先看看自己的“杰作”,又走上前看看“好孩子”的漆料桶,“坏孩子”建议把剩余的漆料在花池里挖个坑倒掉,“好孩子”坚持再刷第三遍。

第二天,老师从走廊走过,没有发现什么不同,课堂上同时表扬了这两个学生。二十年后,那个“好孩子”在一所中等专业学校毕业后分到了一家工厂当工人,几年后,效益不好,工厂倒闭,被一私营企业主吞并买断后转产,重新盘活了那家工厂,那老板就是当初的“坏孩子”,那个“好孩子”就是我。

尽管“好孩子”是很难理解“坏孩子”的思维模式。“坏孩子”的“坏”无法模仿,“好孩子”的“好”人人都可学。“坏孩子”从不按照正常的逻辑出牌。“好孩子”生活一帆风顺,又可能会造成对苦难与阴暗的察而不觉。“坏孩子”的特征常常是好动好问好破坏、不守规矩、淘气、不愿聆听说教。

其实,“坏孩子”的“坏”没有什么不好,好动,说明他动手能力强;好问,说明对一些未知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好破坏,说明有着冒险精神,不破不立就是这个道理;淘气,说明有活力,不愿意听从别人的说教,说明自己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思想,这恰恰是高创造力潜能的表现。

这类的例子一点也不鲜见,古有郑板桥、鲁班,今有王朔和韩寒;外有哥伦布、爱迪生,中有鲁迅、高士其等人。他们或冒险或叛逆,或好动或偏科,孩童年轻时绝对不是“三好学生”,他们的成功足以说明这个问题。

如果你循规蹈矩,墨守成规,你就会沦为平庸;如果你标立新异,离经叛道,你就可能一举成功。年轻人不“坏”,幸运之神不爱。因为有时候,“坏孩子”有糖吃,“坏孩子”更容易出类拔萃。做个“坏孩子”其实挺容易,难的是做个成功的“坏孩子”,因此说,“坏孩子”本身蕴藏着巨大的能量。

来源:

延伸阅读

 
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 版权所有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郑重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包括: 文字、图片、音视或视频,不代表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观点。
联系方式:usaphoenixnews@gmail.com     页面执行时间:22.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