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今天是2024-04-19
网站首页 >> 凤凰随笔 >> 正文

朋友圈照片比你多的人,并没有比你更好的生活

发布日期:2017-11-10 00:00:00
    我反应迟了点,上周末才打开那个“对不起,我没有800万买学区房”的帖,看到的时候作者已经把别人的留言摘编了出来。稍微关心点互联网心理学的人,都知道有个“回声室效应”,就是说一个人的观点只会吸引跟自己一致的反馈,而反对意见会被屏蔽。因而,摘编留言的性质跟街道里张贴的捐款光荣榜差不多:看看,有这么多人响应并捐款了,你还等什么?

    人都在说要“做自己”,要“活出自我”,但是一见别人的活法,免不了心烦意乱。这种活法体现为“图文并茂”。比如最近我还见过一个写歌手窦唯到现在为止的人生的帖,不知作者是不是人事科的出身,查过窦某投过的所有简历,感觉就是高潮迭起,一个又一个高光时刻紧密衔接,就连人家的沉寂期,配上一两个图,也成了对下一个高潮的准备。我看了就想,难怪人人都愿意干那些有镜可出、有光可曝的工作,因为他们的活法很容易就被总结出示范效应来;难怪那么多人都喜欢晒相册和看相册,因为那东西制造出的假象——人生没有虚度,人生精彩纷呈——既能迷人又能娱己。

    

    于是想起评书来。过去听过的,比如说三国演义吧,都有这样的桥段:曹操刚刚完成了一次攻伐,召集群臣大宴,正酒酣耳热呢,流星探马一声长啸“报——”给所有在场者泼一瓢冷水,原来是某个关隘正在被另一支劲敌攻打,或哪个老对头突然发兵去捣老巢了,气氛立刻紧张起来。说书讲究环环相扣,让听众喘不过气来,没有一个听众会问“怎么就这么巧呢?”

    纳博科夫在他的回忆录《说吧,记忆》里也有类似的一段叙事。他说1904年初的一天,他5岁,全家人住圣彼得堡的一所豪宅,来了一位家族朋友库罗帕特金将军,将军跟他在沙发上玩火柴,一会儿把火柴首尾相接:“这是风平浪静的海”,一会儿把火柴排成折线,意指“一片暴风雨的大海”,正在这时,将军的副官近来耳语了几句,库罗帕特金立刻站了起来,“轻盈的火柴在沙发上蹦跳了一下”。纳博科夫告诉我们,就是这天,将军被任命为远东的俄军总司令。

    确有此巧合吗?不,哪怕是真实的情节,顺序排列也是大大地虚构过,况且作家自己也在前言里说:“在我感到记忆或许有错时,不可能核对它们。”不过为人们所爱看的回忆录,往往善于把分散的经历编成连续的故事,时间上衔接转折,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仿佛此人生命的每一秒都没有虚度。

    文字靠着空间的排列,制造了一个事件与下一个事件之间前后相继的错觉。在这方面,图像的表现就更突出了。相册的一大功能就是筛选记忆,把自己最喜欢的也最想呈现给别人看的时刻收进去,照片跟照片并置,造成一种几乎同时发生的假象。如果是记录某人由少年而中年进而老年的成长相册,这倒也罢了,但若是那些旅行风光相册,观者则只会有一种印象:这个人整天在玩,他去过那么多的地方。

    其实每个人的节奏都是零散的,每个人都愿意回想自己做过的了不起的事,却甚少提及两件事之间的间隔时间,这些间隔时间,足以把平庸度日变成常规的生活体验。“我没有800万买学区房”的图文帖,靠着图像来筛选记忆,再将其并置,震撼那些如那首歌中所唱——“怀疑是不是只有我的生活没有变得更好”的人。时间与空间的间隔,被照片过滤掉了,当一次完整的经历被缩减为一张照片,一个画面,和与之所配的一句话,它就具有了欺诈性,就好像这被拍下来的一瞬间就是旅行的全部,而这一个个美好瞬间的排列就是人生的全部。

    总会有人相信这些,就像总会有人相信,那些日后大有成就的人,他们以前写过的每一行字里就藏着些成功的密码。所以,你应该去旅行,应该去拍照,为的是将来也能排一个“对不起,我没有800万”的图文,去戳那些惯于焦虑的人的焦虑。

    

    而拍照、排图如今又太容易了,于是,觉得自己很有义务为孩子保存记忆的爹妈长辈,也成了市面上的多数。要拍下来的,不仅仅是为数众多的“第一次”——第一次爬行,第一次走路,第一次上幼儿园,第一次把尿布扔垃圾箱,第一次掉河里……孩子每进入一个新的场合,他们都习惯拍照,似乎只要漏掉一次,孩子将来就无从打捞那一段记忆了,从而在与同龄人比拼童年之快乐值时会有所吃亏。

    若是一段经验没有付诸照片,难道它就不存在了?可好些人事实上就这么认为。照片替代了旅行经验本身,而一张含有自家孩子的照片,连父母的经验也给一并替代了——他们是最善于满足的人,带孩子旅行的他们,参透了“你开心就好”这句话的真谛:本可以奔着山高水远而去,希望看到的越多越好,本可以尽量多吃一些当地食品以遂老饕之愿;现在带了孩子,情形来了个大翻转,期望迅速缩水,最后,给孩子摁到几张体面的照片便足够安慰自己:总算不虚此行,让娃玩了一趟。

    相对图像的欺诈,我是更相信文字能传递出时空的纵深。我的《自由与爱之地:入以色列记》写了凡二十万字,追求尽可能完整地述说旅行和客居他乡的点滴细节:在村里劳动,与人交谈,体会风景与人的关系。我想,至少篇幅可以把那容易被忽略的时间之延宕反映一二吧,而在空间上,我不断走向内心,像乔伊斯用近百万字写布卢姆在都柏林一天的经历那样,去延伸毕竟有限的外在世界。不管是那些只记录一个个高亮时刻的游记,还是只会以流水账文字配多图的游记,我都嫌弃得不行了,“在路上”的日子本来也以庸常居多,你何不正视这个事实?

    生活本来庸常,琐碎无比,但人终究希望“回首往事问心无愧”,这才多拍点照,营造一个个高潮时刻,或抒一抒胸臆写几行字,时隔许多年看看,唉,全是无病呻吟。你愿意活在有限的、精选过后的记忆中,并将它们展示出来,这没错,不过你最好说明一下,同样是这些时间,用在这里就不能用在那里,只要投入地生活,彼此并无高下之分。

    我在书中记述了一次插葡萄秧苗的经历,整整一个早晨,几十个村民一起干完了活,回望那块地上,却什么变化都没有——秧苗都渺小得看不见。当时我就有点感慨,这农田,莫不是人生真实一面的象征么?强行展示给别人看的,必定不自然,而事情则始终在无声无息之中发生改变。

    (本文原标题:《大多数时候我都在平庸度日,哪怕身处旅行中》)

来源:

延伸阅读

 
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 版权所有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郑重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包括: 文字、图片、音视或视频,不代表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观点。
联系方式:usaphoenixnews@gmail.com     页面执行时间:20.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