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今天是2024-04-26
网站首页 >> 凤凰随笔 >> 正文

知时 知事 知物 知人

发布日期:2017-10-26 00:00:00
――致青春 知行合一



人生四十有余,时常被称作年轻,自己也挺开心,尽管明知是“假”。五四青年节之际,有幸在青春的边缘参加青年读书会,与大家分享一下《知行合一王阳明》的读书心得。

王阳明在蛮荒的龙场,他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就是人人皆有良知。而在血腥的沙场和险恶的朝堂,让龙场悟道实际发挥作用的,是“知行合一”,即遵循内心的良知,便能达到宁静于内、无敌于外的境界。四百多年前的贤人能把思想装进现代人的脑袋,不能不感叹他的思想力量之恒远。

有人说,世界上最难的事有两件,一是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二是把别人的钱装进自己的口袋。前者而言,有位朋友平常在微信里看到一些好文,转给他孩子,孩子却嫌弃说,要把他“拉黑”,这好心送心灵鸡汤容易吗?当然他孩子有自己的阅读方式和喜好。若是平时苦口婆心的说教,效果可想而知。他孩子说,这些道理很重要,就是不想现在去看,等到了父辈这个年纪自然会懂。很多事情要去经历,事非经过不知难,大人想帮助孩子,去缩短奋斗历程确实很难。对后者,譬如说,为人父母,要想从子女身上拿到养老的钱,那要拉扯培养几十年之功,你说很难吧?这些虽然是题外话,但也引出了知易行难的话题。关于“知”,无外乎良知、善知。主要内涵是“知时,知事,知物,知人”。

知时。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农历有二十四节气。时辰、时候、时机,时不我待,时过境迁,等等。都是知时的内容。五四前夕,省委书记看望青年学子时说,经济社会越发展,越是需要各类各层次人才,人才永远不会生不逢时。这对年轻人是个福音。其实,人人都生已逢时,且是常态,关键是能否把握恰当的时机,以被用当其时。

知事。对社会和自然界上的事情、事务、现象、情况等,我们知道多少?世界上的事与己何关?周边发生了什么,他人在做什么,自己该做什么,肩负的担子是什么,是否有所感知。

知物。一棵大树,站在树底下看,往往感觉是整棵树是纹丝不动的;走到树冠齐高的窗台看,不论有风无风,感觉枝叶每时每刻都是动的,当风过枝头时摇晃得厉害。此时,可以体验到三种境界:一是居高声自远;二是玉树临风;三是树欲静而风不止。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知物,就是对物质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这种知微见著的感知。

知人。知人知面不知心。知心才是知人的关键。遇到了好人、贵人,是否知遇?受人关心帮助,是否知恩?怎样做一个有心的人、用心的人,知遇感恩的人。尤其是能否知已知彼。

关于“行”,无非是品行、能行。主要内涵是“行时、行事、接物、待人”。

行时。晨钟暮鼓,闻鸡起舞。时来运转,时去安然,随遇而安。红灯等待,绿灯行走。当说时说,该做时做。活在当下,着眼未来。比如,人到中年,逐渐明白,纷繁诸事,是我们的时候欣然去把握,不是我们的时候安心让生命去等候。

行事。应当明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天下大事必做于细。从而,只顾耕耘,不问收获。一心做事,行稳致远。顺时行事,事缓则圆。

接物。接触外物,不贪大求全。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能体察物性人通、人性物移。睹物思情、钟爱生命。若总是埋怨一无所有,郁郁寡欢,不知珍惜拥有的东西,就会失去更多,甚至连累身心健康。

待人。能设身处地,为人着想。善解人意,以心换心。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对人的诚心实意,不因时间、距离和工作的变化而变化。

关于“知行合一”,是千百年讲不完的话题。我们知道,知易行难。知是行的先导,行是知的运用。同时,行也是知的检验和提升。行中有知,知中有行,最终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个人以为,知与行是螺旋上升或循环递进的关系,是否定之否定、主观与客观交融的过程。

知行合一的基本逻辑是,我思故我在,我在故我行,我行故我知。

知行合一的最高境界是,获得天时、地利、人和。

知行合一的实现途径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

譬如说,“学习”二字可一分为二,即拆分开来认识,一个是“学”,主要是从书本中学,注重各方面知识的积累,一般用学历来归结;一个是“习”,就是练习、实习、实践的意思,注重人生和社会经验的把握,这是一种活的知识积累,一般用学力来度量。社会是一所终身的大学,活到老学到老。各种学历、证书或不可缺,但不可把毕生精力耗费于此。学习贵在坚持,重在实践。一个人想要真才实学,就得坚持边学习边实践,更多地注重到实践中去学习。

真金不怕火炼。然而,有的人言行、表里不一,为人处事两张皮,虚张声势、暗生是非、损人利己,还处处标榜自己,品行中缺乏应有的良知支撑,自然谈不上知行合一了。

我们常讲,学哲学用哲学,实际上是要在主观客观、事物事理、时事人事等方面,搞明白求通透,直至融会贯通,可以知常达变。因此,知行合一,也可以说是,如何处理好实践和真知、矛盾与统一的关系。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自己去悟”。总的来说,要趁年轻,自己开悟,走自己的路。要遵循规律,恪守良知;不忘初心,知遇感恩;顺时行事,量力而行;行在当下,行稳致远。

当我们不再年轻时,又该明白,岁月不饶人自饶,生命能行且前行。即知即行,行到知到。(作者:南有湘竹)
来源:默认

延伸阅读

 
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 版权所有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郑重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包括: 文字、图片、音视或视频,不代表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观点。
联系方式:usaphoenixnews@gmail.com     页面执行时间:23.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