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今天是2024-04-26
网站首页 >> 美国文化 >> 正文

黄石不思归 美国西部绿色行

发布日期:2017-10-12 00:00:00

高速公路像一条亮闪闪的地毯,铺在大漠,越过峡谷,进入森林,通向无限的遥远……飞速行驶的“雪佛兰”轻型客车载着“中美画家写生小分队”一行七人,开始了为期九天的美国西部绿色行。汽车由旅美画家朱称俊和他的美国学生秋麦轮流驾驶。我坐在副驾驶座,视野开阔,沿途风光如宽银幕大片扑面而来。
<img src="http://www.chinabaike.com/trip/UploadPic/2007-6/2007614232418869.gif" <="" a="" onload="return imgzoom(this,55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
图为美国亚利桑那州第二大城市Tucson风光图片


在我二十多年的记者生涯中,此次“绿色行”极具特色。从8月7日到15日,小分队从洛杉矶出发,先后穿越加利福尼亚、亚利桑那、犹他、怀俄明、蒙大拿、爱达荷、内华达七个州,餐风饮雨,万里采风。其内容之丰富、景色之奇丽、印象之生动,一篇短文是概括不了的,只能择其一二而叙之。


小镇静悄悄


亚利桑那州的塞多纳小镇,方圆不足百里,人口一万五千,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春看野花,夏听惊雷,秋赏落叶,冬观冰雪。更有裸山,深谷,奇石,怪松,让人一看惊奇,再看痴迷,三看则铁下心在此定居了。新时代的朝圣者,大城市的逃避者,放浪形骸的艺术家,户外运动的爱好者,退休人员,末代“牛仔”……构成了“桃花源”中独特的群体。秋麦的父亲就是此镇一个典型的“牛仔”。


我们在秋麦的父母家住了两个晚上。偌大别墅竟然空无一人,老俩口一起到纽约去了,于是我们便自己照顾自己。我在北京曾接待过秋麦的父亲:高大魁梧,一副美国西部“牛仔”的派头。这次潜入“牛舍”,看到客厅内赫然摆放着几顶宽沿的“牛仔”帽,硬实坚挺,展示着雄性的魅力。


秋麦的家族是犹太人,许多方面同中国人相似:重亲情,爱读书,讲诚信。秋麦的父母是一对恩爱夫妻,一个外向,一个内向。秋麦有两个姐姐,二姐于1994年生下一个“千金”,取名凯特琳,极可爱,是老爷子的掌上明珠。凯特琳两岁时,适逢新楼竣工,老爷子遂命名为“祖父山庄”。此楼“风水”甚佳,依山就势,天人合一。坐在二楼阳台远眺,群山起伏,连绵不断。晴天丽日下,几座赤褐色的岩峰横空出世,熠熠生辉,非“鬼斧神工”莫能为也。夜幕降临,热气消散,山谷一派清凉。仰望梦幻般的星空,几只“流萤”飞来窜去,一闪一亮。或曰:此私家飞机也。


塞多纳原本是印第安人居住地,几乎与世隔绝。大约在19世纪末,陆续有白人来此定居。其中有一位女性,名叫塞多纳·施内布利(1877-1951),以她的智慧和善良,给这片蛮荒之地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从此小镇便以“塞多纳”命名。我在社区图书馆的大门前看到了塞多纳女士的铜像,短靴长裙,英姿勃勃,由本地艺术家苏珊·克利沃雕塑,如今已成小镇一景。塞多纳以旅游业为主,镇内有许多汽车旅馆、快餐店、酒吧、画廊、礼品店,还有一座造型奇特的教堂。居民个个悠然自得,尽情地享受着阳光、空气、暴雨和闪电。除了狗,同他们和睦相处的还有狼、野兔、猫头鹰、乌龟、青蛙、蝴蝶、蛇和蜥蜴等。他们吃烤牛排、蔬菜色拉和冰激凌。男人女人,大多偏胖,幸亏喜好运动,虽胖而不迟钝,干活走路都挺灵巧。最难忘的一件事是,我们应邀到秋麦爸爸的一位朋友家做客,共进晚餐,体验了一下普通人的家庭生活。


离开那天,我们起得很早。天色已白,小镇仍在酣睡;远近静寂,偶尔几声鸟叫。我们猛吸了几口天然“氧吧”的新鲜空气,向朦胧的山峦挥挥手,这才恋恋不舍地上车,起步,出发,向此行的下一个目标挺进……


壮丽大峡谷


第一眼看到大峡谷,如此壮观,如此璀璨,如此气势磅礴,深不可测,真想燃起高香,向大自然这幅精美绝妙的杰作顶礼膜拜。


亚利桑那州西北部高原由科罗拉多河切成的大峡谷,以其形态奇特、色彩斑斓而著称于世。建于1919年的大峡谷国家公园,长约90公里,包括了科罗拉多大峡谷最精彩的部分。峡谷北沿海拔2500米,比南沿高350米,我们从北沿俯视谷内,只见尖峰蛇立,呆石龟伏,峭壁如削,深涧若丝,松生岩隙,鸟过云天,万千气象,令人目不暇接。大峡谷素有“活的地质史教科书”之称,雨蚀风化,岩层裸露呈阶梯状,自下而上依次显出从“前寒武纪”到“新生代”的地层剖面,并夹有代表性生物化石。鄙人不是地质学家,也不是生物学家,无法从科学的角度去考察,只能连声赞曰:“太美了!”大峡谷确实美,美得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它的基调是红色,每一岩层的色调各有不同:米黄、灰白、浅绿、粉红、棕褐、紫兰……反差鲜明,光彩夺目。


在国内,曾登泰山,上庐山,游黄山。看峰峦高低,云影浓淡,松枝柏叶,犹如铁丝,活脱脱一幅水墨画。再看眼前的异国峡谷,色彩丰富,色调变幻,非油画不能惟妙惟肖描绘之。由此联想到艺术与环境之关系。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样,一种环境也滋养一种艺术。水墨只能出现在中国,油画只能产生于西洋。两者可以相互借鉴,但不可能合二而一。我们小分队的几位画家擅长水墨,面对绚丽多姿的大峡谷,如何扬长避短,挥洒自如,颇费一番思索。


国内的名山大川,“墨宝”和“涂鸦”比比皆是。在美国,此类“雅事”一律禁止,大自然神圣的身躯不允许任何人留下“痕迹”。在国内游山玩水,文人墨客动辄触景生情,吟诗一首,以表达忧国忧民之思绪。美国人似乎无此“雅兴”和“使命感”,他们登山,野营,游泳,漂流,骑马,飙车……和大自然朝夕相处,肌肤相亲,脸庞晒得黑红,身体炼得贼棒,精力始终那么充沛,工作或休闲总是虎虎有生气。


离开大峡谷,我们来到犹他州的锡安峡谷。漫步谷底,树高天狭,景致幽雅,却引不起冲动,盖因刚刚领略大峡谷之奇观也。驱车继续前行,来到同一个州的布莱思峡谷,石破天惊,奇迹再现,精神顿时振作起来。布莱思峡谷恰似一座超大规模的露天剧场,背景是蓝天白云,舞台是深沟大壑。千万座玉峰林立,万千根石柱擎天,错落有致,井然有序。大幕早已拉开,天地诸神各就各位,只待上帝他老人家的指挥棒优美地一挥,一场威武雄壮的“宇宙交响乐”立即开始。大自然的气势和魅力无与伦比。任何天才的构思、大胆的设想、人工的技巧,同大自然的作品相比,不过“雕虫小技”而已。在大自然的面前,我们只能敬畏,一切顺其自然。


黄石不思归


终于到了黄石,可以稍微放松一下,慢慢地欣赏这个举世罕见的旅游胜地。黄石国家公园横跨三个州,主要部分在怀俄明州西北,小部分在蒙大拿州南部和爱达荷州东部,1872年3月1日作为第一座国家公园由美国国会建立,总面积是898349公顷,大部分为平均高度2440米的开阔火成岩高原。公园有五大入口:东门,西门,南门,北门和东北门。我们从南门进入,走走停停,足足玩了两天。


黄石公园共有一万多个温泉,表现为蒸汽孔、喷汽孔、多彩热池、泥浆锅、颜料罐、温泉台地、热河和间歇泉。在200多处间歇泉中,许多喷出的高度都超过30米。其中最著名的是“老忠实”温泉,每隔33到93分钟喷出一次,极有规律、极有信誉,因而得此美名。那天下午,我们来到“老忠实”,温泉刚刚喷完,余雾尚在缭绕。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下一次喷射在5点左右,误差前后不会超过10分钟。于是我们便在观景台耐心等待,同我们一起“恭候”的还有数百游客,男女老少,红黄黑白。5点10分,“老忠实”如约前来。先有小股水汽陆续喷出,频率逐渐加快,势头越来越猛,终于爆发,强劲的水柱射向高空,热气四散,呈蘑菇云状,观者齐声喝彩。据有关资料,自“老忠实”被发现以来,已喷射百万余次。无论冬夏,不分昼夜,也不管刮风下雨,有人没人,准时“开演”,真是名副其实的“老忠实”呵!


黄石公园还以它的河流和湖泊闻名。其中有一条长31公里的黄石河,水面饱满,水势雄健,奔腾向前。沿途形成几处大的瀑布,飞流直下,吼声如雷,惊心动魄。几位画家,如获至宝,或蹲或立,横涂竖抹,将山川灵气及时捕捉纸上。河道两侧的山坡上,植被厚密,大多是耐寒的针叶树木。1988年几场灾难性的森林大火,使公园大部分区域几近荒芜。然而,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在横七竖八的焦木之中,又迅速成长起一棵棵嫩绿的新树,笔直,向上。


生活在黄石公园的动物具有落基山地区代表性,其中包括野牛、麋鹿、狼和黑熊,还有许多较小的哺乳动物。林中有鸟,水中有鱼。只要“人”这个最大的“天敌”能自己管住自己,肯定会“万类霜天竞自由”。在黄石公园两天,我们亲眼看到,普通美国人的环境保护意识非常强。比如,一只小松鼠突然蹿到游人面前,立起身子,前爪紧握,黑亮的眼珠一动不动。周围的游客友好地注视着这只“小精灵”,有的急忙打开相机抓拍,没有一个人试图将它“逮住”,然后回家“做几个小菜”吃吃。再比如,一群野牛扶老携幼地穿越公路,过往车辆立即停下,待“贵宾”旁若无人地走过之后,方才通行。在黄石公园,人和动物是平等的,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我真是从内心喜欢上这个地方,风景秀丽,空气新鲜,水清林密,鸟语花香。能在此地住上数月该有多好啊!然而,明天我们就要掉转车头,向南行驶,先去赌城拉斯维加斯,再回洛杉矶。一个星期之后,我还要飞回北京,再次投入稠密的人群。


离开黄石的那天晚上,我在附近小镇买了几样纪念品,其中包括一个野牛木雕。在各类野生动物中,我最喜欢野牛。你看它,长毛披肩,后臀紧绷,角短头方,双目圆睁,憨厚而不失威猛,群居而持有个性。冬季大雪封山,草木皆枯,野牛在恶劣的环境里顽强地生存。一旦受到侵犯,则野性大发,奋力抗争。吾辈甘当“老黄牛”久矣,难道今后不应当从“野牛”身上学一点野性吗?
来源:

延伸阅读

 
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 版权所有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郑重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包括: 文字、图片、音视或视频,不代表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观点。
联系方式:usaphoenixnews@gmail.com     页面执行时间:23毫秒